林丽

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3%,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6,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保持在“满意”区间。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镇)行动。系统构建《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累计支持

2024年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571项 比上年增长43%

本报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林丽鹂)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共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571项,比上年增长43%,创历年新高。这些国家标准外文版覆盖英语、俄语、德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6个语种,涉及粮食、隧道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气设备、空间科学、卫星导航、无人机、应急消防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也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中国国家标准外文版是将中国国家标准翻译为英文或其他语

12种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为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小案重罚”和“类案不同罚”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认真总结各地执法实践,近日制定出台《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在充分考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当事人主观过错和获利情况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

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超45万家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日发布数据: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从行业分布来看,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清单 12种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

本报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林丽鹂)为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小案重罚”和“类案不同罚”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认真总结各地执法实践,近日制定出台《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在充分考虑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当事人主观过错和获利情况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清单对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

2024年登记在册的企业数同比增长5.1%

企业发展质量稳中有升本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林丽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登记在册的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比2023年底增长5.1%。“这个数据不简单,2024年我们开展了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能够存续和新设的公司都是具有相应实力、能够实打实认缴注册资本的公司,所以增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质量提升。”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企业发展质量稳中有升。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27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该项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方面的

整治缺斤短两,电子计价秤技术新规出台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社会广泛关注、反映强烈的“缺斤短两”“鬼秤”问题,深入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并采取系统治理措施,积极完善电子计价秤相关制度建设,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近日出台了《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两项计量技术规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次发布的计量技术规范提出“开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