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莪

烨烨其士 菁菁者莪

烨烨其士 菁菁者莪——追忆“时代楷模”杨士莪中共黑龙江省委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无论是保卫万里海疆,还是开发海洋资源,都离不开水声学科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的执着坚守和无悔奉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一生践行“做

他是做人如水的无双国士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一生践行“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理想追求,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培养了一大批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为共和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逝世,享年93岁。202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图为杨士莪(中)为学生讲解水声实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一站到底”的“90后”院士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对科研领域的青年才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他们能“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总书记寄语广大院士“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的执着坚守和无悔奉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杨士莪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是培育英才的引路

守护“水下国门”的听海者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一生践行“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理想追求,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了重大创新突破,培养了一大批挑大梁、担重任的科技人才,为共和国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杨士莪以“谋海济国”为使命担当,全身心投入我国水声科研事业中,通过经年累月的辛勤耕耘、不懈探索,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深蓝海域。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逝世,

一颗深埋进祖国沃土的种子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无论是保卫万里海疆,还是开发海洋资源,都离不开水声学科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的执着坚守和无悔奉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逝世,享年93岁。202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矢志求学报国科学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