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

(文化中国行)首个“非遗版”春节:新风旧俗共“烩”浓浓年味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应妮)甲辰年尾,“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乙巳新年,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年俗依然精彩。民众门前的福字、春联和大红灯笼,映照出一派喜庆;热气蒸腾中,刚出笼屉的花馍有金元宝、大寿桃、宝葫芦等各种花样,令人爱不释手;南北家庭的年夜饭上,或饺子或汤圆或年糕,有鱼有鸡象征“年年有余”“大吉大利”;门外的五

主播办“村晚” 乡韵年味浓(深观察)

鱼灯队在瞻淇村的小巷中巡游。蔡冬梅(中)和师父表演木偶戏《浪子拜观音》。  (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新春将近,又到各地“村晚”活跃时。一轮鱼灯巡游锣鼓喧天,村民、游客共同汇成欢乐的海洋;一台木偶戏主题晚会,将非遗戏曲与闽南文化带到全国观众面前;一场苗族风情满满的歌舞大联欢,把湘西特色传到云端……近日,安徽、福建、湖南等地乡村上演3场由抖音才艺主播发起的“村晚”,瞻淇鱼灯、闽南提线木偶、苗族歌舞等传

(新春走基层)“四季村晚”走进福建侨村:说乡音 唱乡愁 舞乡情

中新网福建晋江2月8日电 (记者 孙虹)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同台竞技,南音与高甲戏曲调悠扬,身着小娘惹服饰的歌手用一曲《望春风》尽显侨乡风情……8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走进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当地村民与八方游客共赏“村晚”,延续浓浓的闽南年味。2月8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举办。晋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

从菜园到舞台,三十年“村晚”唱响乡村振兴变奏曲

新华社沈阳2月4日电(记者武江民)23岁时的李春军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家菜园子里办的家庭联欢会,能变成全村人、全乡人的“村晚”,而且一唱就是30年。正月初五傍晚,李春军导演的第三十届“村晚”在辽宁省朝阳县唐杖子村广场正式开演。舞台不再是菜园子,也没有被风刮破的简易喷绘,而是专业的LED背景墙,还有精美的灯光和泡泡机、烟雾机。观众也从过去的百十余个,到现在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凑热闹。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

粤美村晚迎新春!这一封广东蛇年“村晚”邀请函请查收

都说,最浓年味在广东。说到过年,什么最能代表广东的年味?在广府地区,舞龙醒狮,热闹欢腾,人们穿梭于花海之中,选购着心仪的年花和年桔,寓意着花开富贵、大吉大利。在潮汕地区,古厝成群,茶香氤氲,潮剧悠扬,英歌舞者身着彩衣手持双槌,不停翻腾跳跃,用舞步诠释最浓年味。在客家地区,发源于梅州埔寨的火龙舞成为了客家人庆新春迎新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当夜幕降临,火龙在火光中翻腾起舞,犹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在粤西

川渝“村晚”的“巴适”年味儿

“村晚”候场中,60岁的何林带着9岁的外孙张禾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排练,张禾手执金钱板,边走边打,碰击节拍,“哒哒哒”,小小的排练室里“飞”出了花色声响。由快板等曲艺形式演变而成的金钱板,是川渝两地民间传统说唱曲艺品种之一。16日,在重庆永川川渝“村晚”的舞台上,两地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喜庆开演。上台后的张禾很快就进入了节奏,他3岁学金钱板,参加了多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是舞台上的“老戏骨”。在祖孙俩

“村晚”燃动张谷英村

“湘”当有味看村晚,1月22日,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主场活动在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村举行。活动围绕“好潮、好嗨、好玩、好吃”的主题,精心策划了“‘湘’当有味看村晚·千年古村过小年文艺晚会”“逛洞庭古庙会·乐翻乡村嘉年华”“走古道·‘民间故宫’探秘”“千家万户把门开·张谷英村年夜饭”四大系列活动。      记者刘婷

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落地石景山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22日,广宁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文旅部确定的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为辖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村晚”活动。此次“村晚”以“巳巳如意,十美广宁”为主题,将传统市集与精彩晚会相结合,打造出一场别具一格的“年味”盛宴。市集上,20余家摊位上呈现了特色商品、非遗民俗展示、文旅年货等,美食小吃应有尽有,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玩得不亦乐乎。不少亲子

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小朋友们在“村晚”上表演节目。  新华社记者  何红福摄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春节活动现场。  黄政伟摄(人民视觉)山东省枣庄市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打铁花表演。  孙中喆摄(人民视觉)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高光舞台。红火喜庆、年味洋溢的节庆活动,大俗大雅,新意迭出,流连其间的人们,在蛇年新春蓄足满满元气。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窗口,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