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数据和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进化”的关键。从最基本的摔倒后快速站立到走进家居、零售等多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每一次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起身站立的控制技术一直存在很多难题,近期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一项算法技术,能够使人形机器人从各种状态下实现快速、稳定地站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庞江淼:我们应该是全球第一个完成在可泛化地形、任意地形能
人行机器人哪家强?宇树、智元、星海图、开普勒等同台竞技|直击2025GDC
《科创板日报》2月22日讯(记者 陈美)2月21-23日,为期三天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行。今日,在这场先锋大会上,《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汇聚了一批人形机器人公司,包括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星海图、开普勒、钛虎机器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他们携带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该大会。《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 Unitree H1身高约1.8米,整机重量仅47千克,最大关节扭矩可达
上海浦东新年“上新”33个项目 总投资超1300亿元
中新社上海2月6日电 (记者 李姝徵)新春伊始,上海浦东以高质量发展开新局,“上新”33个项目。在6日召开的“共赢浦东共创未来”引领区2025年抓投资优环境促发展大会上,一批涵盖城市更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共计33个项目签约浦东,总投资超1300亿元人民币。2025年,浦东将持续优化“营商”实现“赢商”。当日会议现场,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肖林介绍,浦东将从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数据和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进化”的关键。从最基本的摔倒后快速站立到走进家居、零售等多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每一次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人起身站立的控制技术一直存在很多难题,近期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一项算法技术,能够使人形机器人从各种状态下实现快速、稳定地站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庞江淼:我们应该是全球第一个完成在可泛化地形、任意地形能
扭秧歌、踩“风火轮”、做家务、递火炬……各地自研的人形机器人都长什么样?有何看家本领?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从春晚舞台上的扭秧歌到街头漫步,再到工厂里的“打螺丝”……这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幻想。技术人员在调试一部人形机器人(图源:新华社)目前,全国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北京市提出将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未来产业,并提出将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广东、四川、山西
智元近日在深圳新设立灵犀产品线
【智元近日在深圳新设立灵犀产品线】《科创板日报》9日讯,智元机器人三大事业部之一灵犀近日在深圳设立,目前正在招兵买马。据了解,智元此前调整组织架构,新设立三大产品线,分别是远征、灵犀和 Genie。此外还有几个一级部门,例如灵巧手。目前灵犀产品线由稚晖君暂代,还在招一号位人选。此次新设立的灵犀产品线,将承接此前的灵犀系列产品。(雷锋网)
Hi 机器人丨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个挑战,就是量产。业内人士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元年。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量的提升,单台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也正在从动辄上百万元逐渐降低。身高约1米7、体重69公斤、每秒步速0.8米……在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刚刚组装完成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动作测试。从去年7月开始产线搭
5年后,花5万就能买个人形机器人做家务?
在上海市智元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的厨房场景中,一名数据采集员手持操作手柄指挥着机器人用一只手在调料架上拿起鸡精调料瓶,另一只手轻轻打开调料瓶盖子,小心翼翼地捏起瓶内的小勺,将鸡精撒入锅中。之后,机器人将调料勺放回调料瓶,盖上盖子,将调料瓶放回调料架。这样,一条接近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才算完成。该数据采集中心每天可以产出数万条机器人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训练大模型,让人形机器人学习
踢球遛狗搬重物……这届GDC大会,人形机器人有多吸睛?
2月22日是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开幕式举办日,在西岸艺术中心B馆内的绿茵场上,一场双足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大批观众。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哎呀,球稍稍偏出了球门,可惜了,继续加油”“射门,终于进球了,1比0!”……2月21日-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简称GDC)在上海举办。作为春节后的首个技术盛会,GDC代表了当下AI最新技术的风向标,机器人则成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