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马帅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

新春走基层|地心“追光”:地下2400米深处的别样“年味”

新华社成都2月4日电(记者薛晨)在四川大凉山深处,锦屏山被凛冽的寒风裹挟,积雪覆盖的山峦上泛着冷冽的光。而在锦屏山隧道中部,地下2400米处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内却是一片“火热”。春节期间,万家团聚、恭贺新春的时刻,一群科研工作者选择与实验为伴,在春节前夕清华大学CDEX组装并测试了一批小型探测器的性能。为了确保在四月份能够顺利开启新一阶段的暗物质探测实验,春节假期科研人员每天都会密切监测实验设备的运

欧航局“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

欧洲航天局4日宣布,研究人员利用欧航局“盖亚”空间探测器数据发现一颗巨大系外行星“盖亚-4b”和一颗褐矮星“盖亚-5b”。这是“盖亚”探测器首次通过恒星摆动现象发现新行星。“盖亚-4b”和“盖亚-5b”都围绕低质量恒星运转,这种情况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欧航局官网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两颗新发现的天体均位于银河系内。“盖亚-4b”绕着距地球约244光年的恒星“盖亚-4”运转,质量大约是太阳系质量最大行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计划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倪仕轩

原创 向世界宣布!“天问三号”取样点公布,这下美国彻底跟不上了

7个国家,46年时间内47次登陆火星,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取回火星样本。美国毅力号已经在火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因为能力有限,始终没能将火星样本取回。如今,我国天问一号也计划前往火星,完成取样任务。我国月背采样已经完成,下一步火星采样也不远了,这下老美可真追不上了!其实,从1960年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火星进行探索的脚步。1960年10月,苏联接连向太空发射了三颗火星探测器。不过因为技术原

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过去一年,鹊桥二号绕月搭桥,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寻找水冰?目前任务进展情况如何?本次任务又有哪些难点看点?中国探月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七号的主要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宋晨)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

科学家探测到迄今最高能中微子,可能来自银河系之外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路透社2月12日报道,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作项目团队11日在期刊《自然》发表论文称,他们检测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中微子,其能量是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的30倍以上。科学家推测,这些中微子可能来自银河系之外。 KM3NeT项目涉及地中海深处的两个大型中微子探测器。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深海宇宙学天体粒子研究探测器(ARCA)位于水下3450米处,负责捕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接近,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