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沃热是如何“拉黑”学术圈,变成齐泽克的? 去年8月,一则与著名哲学家齐泽克有关的争议新闻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知识类视频博主学院派Academia上传了线上付费的课程《齐泽克独家课程:21世纪重解马克思、黑格尔与拉康》,售价180元。“花不到200元就能跟着顶尖哲学家学习”,一时成为热搜般的噱头。不过,在课程的宣传视频中,除了开头部分齐泽克短暂“露脸”,大多数的内容都不见其身影。这引发了消费者的怀疑。根据当时的报道,有受访者晒出齐泽克本人表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更聪明的AI会“杀死”写作吗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都感受到了生成式AI的写作“威力”。从还原古典诗词的平仄韵律,到写出一篇充满瑰丽想象的科幻短篇;从撰写福柯、拉康等各种理论框架下充满学术味儿的书评、影评,到输入关键词后秒出面面俱到的年终总结……如今,生成式AI写作越来越智能和完善。很多内容逻辑缜密、表达精准,让不少人看过后自叹弗如。最关键的是,它们既不会有需要“狂灌咖啡”的过劳之苦,又不会有灵感缪斯迟迟不来的烦恼,完全可以做到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移情:精神分析中隐秘的关键 随着心理咨询的流行,精神分析相关的许多概念被普及,比如创伤、移情。精神分析治疗起作用的基础原理,就是移情和反移情。简单地说,来访者把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咨询关系中,就是一种移情;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移情产生反应,根据这个反应,咨询师进一步探究和深入理解来访者内在的关系模式。正是通过移情,无意识才参与到治疗中;没有移情,精神分析就无从开展。精神分析家凯瑟琳·穆勒(Catherine Muller)深入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