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互联网+村医”慢病管理新模式 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研究成果,展示了基于远程医疗、由乡村医生主导的房颤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可显著降低项目开展地区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为全球医疗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提供慢病管理的解决方案。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明龙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增加脑卒中乃至死亡等事件的发生风险。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对扬州江都区的农村房颤患者启动了以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江苏一教授团队破解全球医疗难题,开创慢病管理新模式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北京时间2月21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明龙教授团队的研究——《基于远程医疗的农村房颤综合管理:群随机对照研究》(Telemedicine-base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village clinics: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焦作市人民医院升级技术为房颤治疗提供新选择 近日,焦作市人民医院房颤中心独立完成首例房颤冷冻消融术及房颤脉冲消融术(又称脉冲电场消融术),标志着该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区域内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新选择。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相对于传统射频消融术通过热能损毁异常电信号,冷冻消融术和脉冲消融术具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适用于高龄、心功能差等高风险患者。此次接受手术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参松养心治疗房颤研究入选2024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总编辑张澍教授带领编辑部再次与国内专家携手,经过逐层筛选及最终讨论,甄选出202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心律失常领域10项研究,于2月27日发布,其中,SS-AFRF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成功入选。参松养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于2002年上市,系国家基药目录品种、国家医保甲类品种。参松养心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成果丰硕!四项目入选2024年度中国中医药领域十大医学研究 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举行。17位两院院士及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分享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最新科研成果。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津力达、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通络药物开展的4项国际标准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列入梅斯医学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中医药领域十大医学研究”。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举行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津力达对代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八旬老人突发脑卒中,发病源头竟然在心脏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八旬市民王爹爹(化姓)近日突发肢体偏瘫、意识不清,被120送医后,医生诊断他是突发脑卒中,而发病的源头,竟然是在心脏上。89岁的王爹爹家住武汉黄陂,近日,他早起后不久,突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倒地,还伴有意识不清、无法言语的情况。家属赶紧呼叫120,紧急将爹爹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城院区神经内科急诊绿色通道。经卒中急救医生检查,考虑是颅内的大血管闭塞,神经介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国际络病学大会 | 四项通络药物循证研究登顶国际顶刊,为全球慢病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大众网记者 岳霄远 济南报道络学硕果谱华章,沪上盛会聚共享。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召开,张伯礼、张运、丛斌等17位两院院士及来自加拿大、泰国、越南、摩洛哥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分享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最新科研成果,共商中医药现代化、走向世界大计。记者从会上获悉,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津力达、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通络药物开展的4项国际标准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成果被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