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

新老物探人:大漠戈壁找油气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219队查线班长李国忠早早来到齐美Ⅱ期三维地震采集设备检测现场。他穿梭在各种设备之间,仔细检查每个仪器的线路与参数。寒风吹过,带着喀喇昆仑山脉特有的凛冽,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专注。远处,白雪覆盖的峰峦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洁白的积雪在阳光映照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今年春节,李国忠和队友依旧坚守在位于喀喇昆仑山前带的齐美Ⅱ期三维地震采集项目工地。该项目是中国石油为进

新疆首部戈壁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3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陶拴科)记者27日从新疆哈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获悉,哈密市以戈壁生态保护为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哈密市戈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疆首部戈壁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近年来,随着采矿施工、风光电项目建设、户外旅游、戈壁捡石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哈密市戈壁荒漠不少区域的砾幕层遭到破坏,潜在的沙尘源日益转化为现实的沙尘源,造成区域内沙

甘肃酒泉将戈壁果蔬端上“国际餐桌”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冯志军 刘潇)从新鲜蔬菜的“过冬难题”,到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首次出口”,过去依靠“老三样”(土豆、白菜、白萝卜)过冬的甘肃酒泉人,近年将大批当地果蔬端上“国际餐桌”。酒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铎23日介绍说,肃州区戈壁设施农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耕地设施蔬菜示范区。这其中,尤以中国—以色列(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为典型案例,已形成4万亩戈壁设施农业的承载能力。“利用膜下滴灌及

胡杨飒飒

来新疆阿拉尔之前,我对这座城市完全陌生,还几次叫错名字。飞机降落,我看见深灰红的塔里木机场,暖意油然而生。阿拉尔并不是我想象中尘土飞扬的模样,不见戈壁、沙漠,天高地阔,天蓝得没有云,云都在地上,云是成片的棉花地。绿油油的花生秧匍匐在地,挂满枝头的红枣压弯树枝,田地的分界线上长满了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观光车敞开,缓缓驶向塔里木河零公里处的胡杨林。下车,走在撒了白花的盐碱地上。入目,是镀金的胡杨无穷无尽

破解吃菜难 内蒙古戈壁牧民生活焕新

2月22日,内蒙古江岸苏木,牧民钢宝力达在温室菜棚中向前来观摩的人介绍西红柿种植经验。孙凯文 摄 中新社乌兰察布2月25日电 题:破解吃菜难 内蒙古戈壁牧民生活焕新作者 奥蓝2月下旬,正值接羔季,地处戈壁的内蒙古江岸苏木,牧民们正处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除了羊群“喜添新丁”,他们的菜棚也获丰收。牧民李向阳告诉记者,不管多忙碌,他每天都要抽出半小时打理自家菜棚,浇水、除草、观察蔬菜长势。这让他有“别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戈壁追寻盐湖梦

春耕伊始,在祖国西北角的柴达木盆地,粮食的“粮食”钾肥正从盐湖中不断产出,从荒芜戈壁运往沃野良田。千余里外,位于青海西宁的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内,记者跟随科研人员,打开“中国盐湖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库”,电脑屏幕上,包括柴达木盆地盐湖在内,国内所有盐湖分布和动态变化情况尽收眼底。盐湖资源是青海省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2024年11月25日,王建萍(右三)和科研团队在盐湖进行野外考察。(

沙漠能建菜仓、粮仓?中国农科院:多项技术不断突破→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设施农业技术,助力创建“沙漠粮仓”“沙漠菜仓”。在新疆和田县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智能日光温室在沙漠戈壁中整齐排列,大棚内通过无土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方式培育出的芹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正旺,部分品种已进入采摘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胡江涛:我们将黄沙与粪肥、生物炭等材料进行复配,将这些基质

戈壁绽放“幸福花”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戈壁农业示范园区。远远望去,日光温室鳞次栉比、钢架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蔬菜瓜果长势喜人。酒泉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瓜州县梁湖乡岷州村和金梧村是他们挂钩的帮扶村。2019年两个村实现全面脱贫后,为了做好易地搬迁村的下半篇文章,他们调整帮扶思路,按照集体受益的原则,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养殖等,通过科学规范管理经营,实施产业链全过程帮扶,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