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文化中国行 | 云南永仁:正月十五来赛装 多彩活动庆佳节

(直苴彝族赛庄节现场图永仁县融媒体中心摄)赛装打跳、体育竞技,欢度元宵佳节。2月12日,云南省永仁县2025年直苴彝族赛装节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中和镇直苴村精彩上演。直苴村是“世界赛装之源”,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中午时分,四方八寨的群众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开启一年一度的赛装盛会。在毕摩杀鸡祭“启西”,请神赐吉祥的祭祀结束后,赛装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毕摩队、老倌队、

新春走基层|春运里的非遗魅力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记者尹恒)彝族月琴老师吉布尔古和他的学生们,用娴熟的技艺弹奏,牛角片弹、拨、挑、扫,清脆明亮的音色和悠扬的旋律从他们的指尖流淌而出,给旅客们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浪漫。1月21日14时18分,随着新成昆铁路喜德西到西昌西的C37次列车从喜德西站缓缓启动,一场移动的非遗文化展示在车厢内拉开帷幕。2025年春运,以车站、高铁车厢等为舞台,铁路部门为各地旅客精心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

“慢火车风景线” 春运最后一岗到站

新华社成都2月22日电(记者 谢佼)2月22日春运收官,被誉为“慢火车风景线”的彝族女列车长阿西阿呷值守完职业生涯的春运最后一岗。彝族女列车长阿西阿呷在今年春运中为孩子讲题。新华社发“到站了!再见乘客,注意脚下,兹莫格尼(彝语:吉祥如意)。”21日下午,5620次列车抵达峨眉站,阿西阿呷面带微笑告别乘客。在长达28年的成昆铁路“慢火车”服务岗位上,她值乘线路2000余次,里程近200万公里。时光回

文学|继《盐镇》之后,易小荷深入大凉山腹心地带,还原一个被遗忘的彝族女性的故事

★ 《盐镇》之后,易小荷最新作品,深入大凉山腹心地带,还原一个“不存在”的女性的一生。易小荷重走了一遍苦惹作走过的路,去看毕摩做仪式,去她背水的地方,学习收苞谷,学习她爱的民歌,感受一切她的感受。在所有亲人朋友的回忆里,在火塘边的口耳相传中,在毕摩苏尼的吟唱下,一个被遗忘的彝族女性的一生得到了重新讲述的机会。★ 不曾拥有身份证、结婚证,不被录入家谱,就连死亡时的年龄,也是“待确认”,这个世界查无此

“民歌大观”走进云南楚雄 倾听来自祖先的歌声

中新网楚雄2月28日电 (记者 缪超)2月28日,第31期“民歌大观”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循着彝族长者的烟斗香、火塘边的弦子声,倾听来自祖先的歌声。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该州内金沙江流域的元谋人就已进入旧石器时代,掌握了用火技术。在这片被梅葛史诗浸润、被太阳历法丈量的土地,创世神话仍在山间回荡,火把节的光影照亮千年情

大理南涧彝族跳菜——吃席的仪式感拉满

2月7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一农户家里婚礼跳菜现场热闹非凡。村民在火红的灯笼下摆开宴席,跳菜表演者头顶托盘、口咬桌角、三翻三转……在乐声中腾挪跳跃,将彝家美食送上餐桌。彝族跳菜,又称“抬菜舞”,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是一种礼节性风俗舞蹈,起源于古老的祭祀,长期以来一直在南涧彝族地区流传。彝族跳菜常见的有“席间跳菜”和“表演跳菜”两大类,按抬菜方式的不同

最新通报:家长共赔145万!

近日(2月5日),四川西昌发布通报称, 7名小孩放烟花、玩火引发森林火情,家长共赔偿145万元。据悉,2024年2月12日15时43分,西昌市马道街道办家园社区发生森林火情,经各级各类队伍213人全力扑救,明火于当日18时许全部扑灭。经调查,起火原因为就读于西昌市某小学的 吉好某某(男,彝族,现年9岁)邀约 李子某某(男,彝族,现年9岁)、 沙某某(男,彝族,现年14岁)一起 到马道铁路公安处家属

家长共赔偿145万元!

2月8日,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寒假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但其中也隐藏着极大风险,家长与孩子都要重视!据“西昌发布”消息,2024年2月12日15时43分,西昌市马道街道办家园社区发生森林火情,经各级各类队伍213人全力扑救,明火于当日18时许全部扑灭。经调查,起火原因系就读于西昌市某小学的吉好某某(男,彝族,现年9岁)邀约李子某某(男,彝族,现年9岁)、沙某某(男

(新春见闻)云南永仁上演延续千年的民族时装秀

2月12日,两名即将上场赛装的姑娘自拍留影。当日,2025年直苴彝族赛装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举行。每年正月十五,四乡八寨的彝族同胞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开启赛装盛会。直苴彝族赛装至今已延续了1350多年,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2月12日,“妈妈队”彝族同胞在场上赛装。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2月12日,“姑娘队”彝族同胞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