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2025年“非遗贺新春·年画进万家”全国主场活动在河北邯郸举办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刘颖颖)1月17日,以“新年画·新创意·新表达”为主题的2025年“非遗贺新春·年画进万家”全国主场活动在河北邯郸启动。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邯郸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18个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从事年画保护研究和创新设计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文创企业和相关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本次活动

非遗过大年|灵蛇“闯”入画!东昌府木版年画焕新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冯沛然2025年,我们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在山东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郭春奎感受颇深,“这一成果体现了世界对中国春节的认可,这背后离不开老百姓以各种各样的祝福形式欢度春节。”郭春奎每年都会制作贴在门窗、灶头的灶神、财神等传统年画,同时也会创作像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作品。为了迎接蛇年,他特别创作了木版年画作品——《生肖蛇》。方形

一年更比一年美(新春走基层)

“今天有20多个年画订单,要发到四川、广东。”春节前夕,在河北武强县一家木版年画工作室里见到年画艺人辛彦军时,她正联系快递公司发货。春节临近,这些天,辛彦军每天都从早上8点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前一阵‘春节’申遗成功,年画订单越来越多,有的顾客线上下单,一买就几十张。”辛彦军笑道,“这种红红火火的感觉,让人干劲十足。”武强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于宋元、盛于明清,与千年古县交相辉映,年

花灯万盏扮靓千年古镇 杨柳青诗画国风庆元宵

灯会灯彩是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随着元宵节的到来,在天津市西青区第28届杨柳青灯展也迎来了游客高峰。40余组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创作元素的灯组,巧妙地融合天津西青民俗、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元素,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漫步古镇,街头巷尾年画元素随处可见,灯光布景、民俗展演、特色商铺等一系列新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传统年味。同时,在如意大

赏年灯、送年福、画年画……上海枫泾古镇已披上节日盛装

随着新年的钟声渐行渐近,地处“吴根越角”(上海和浙江交汇处)的上海枫泾古镇旅游区已经披上了节日的盛装。1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金山区文旅局获悉,为了让市民游客感受独具水乡古镇特色的年味,今年枫泾古镇过大年庆典的主题确定为“跨吴越结界·游不夜枫泾”,时间从2025年1月28日-2月12日(除夕至元宵)。今年枫泾古镇过大年庆典的主题确定为“跨吴越结界·游不夜枫泾”。本次“跨吴越结界·游不夜枫泾”

外国游客在宁夏体验欢乐中国年

新华社银川2月5日电(记者刘海)在位于宁夏贺兰山脚下的漫葡演艺小镇,来自伊拉克的希琳和丈夫于志明带着三个孩子,赏国潮年俗、观非遗大戏、逛年味街区,沉浸式体验欢乐中国年的独特魅力。“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好运与喜悦,所以我特意选了这身红色的中式服装,感觉特别喜庆。这里的年味儿很浓郁,我们看了杂耍、皮影戏,还有喷火和变脸。变脸太神奇了,每一张面具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希琳说。希琳(左三)和

财神与福禄寿三星,吉祥艺术背后的故事

艺术因吉祥而变得生活化,生活因吉祥而变得艺术化。从春节到端午、除夕的岁时节日,到每一个平凡流逝的日子,吉祥艺术带给人幸福与安宁,为生活平添了情趣。虽然,这种对于幸福生活执着的追求是带有功利性目的的,但却情感质朴真切,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在蛇年正月初五“迎财神”之日,澎湃艺术带来关于“财神”与“福禄寿三星”的民间艺术作品,讲述其间的中国民俗故事。清代财神年画财神——招财纳福私有制的出现使财富与金钱成为

年味儿,从一纸年画里飘出(文化中国行)

凤翔木版年画《四时报喜》。  受访者供图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  受访者供图梁平木版年画《帅旗门神》。  熊 伟摄桃花坞木版年画——巳时如意事事如意本报记者 王伟健苏州古城里,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年味浓浓。在隐藏于小巷深处的朴园内一幢两层小楼里,80后桃花坞木版年画艺人杜洋正准备赶印蛇年新款年画《巳时如意》,整张年画以菖蒲为背景,画面中心灵动柔美的金蛇和银蛇蜿蜒盘旋,有着事事如意、坚韧不拔等

兰州:市民元宵节赏年画、玩非遗

中新网兰州2月11日电 (记者 闫姣)猜灯谜、赏年画、做游戏、逛非遗集市……11日正值农历正月十四,“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文化活动在兰州市城关区展开。2月11日,甘肃兰州,市民体验传统非遗。李亚龙 摄 随着《盛世欢歌》高亢激昂的旋律拉开活动序幕,民乐忆经典《金蛇狂舞》《云宫迅音》《沧海一声笑》、古典舞《袖舞元夕》、川剧变脸《传承》、秧歌表演《新春乐》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或柔美婉约,或激情澎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