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我来说|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蕴藏着中医学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你知道“屠苏”是什么吗?新华社《健康我来说》栏目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冯淬灵,为大家讲解这句诗里的中医预防智慧。记者:高菲菲 王伟 王君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阿中文化交流的桥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阿联酋迪拜中国学校的教室里,一堂春节主题的语文课正在进行。学生们齐声诵读古诗《元日》,并通过猜字谜、领福袋等趣味游戏,了解中国春节文化,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语文老师包建红还向学生们展示了外国友人参与春节活动的图片,展现了春节不断走向世界的新气象。“春节习俗历经千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真的太神奇了!”301班学生高威廉说,中国古诗里描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新年俗新年货“上新” 映射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岁序更替,盛景维新。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穿越岁月长河,春节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亲情伦理、家国情怀的集合。时间更迭,新年俗、新年货、新年味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别样延续,也映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年俗:文化传承呈新意在古代,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春节的气味 我们这个世界每天都散发着各种气味。哪种气味最受人们关注,又是哪一天的气味最令人难忘,最为美好?华夏儿女的回答,一定是春节。 春节的气味是浓香的。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有粮吃,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风调雨顺就是最美好的心愿。“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古老的岁月里,有多少人在热望,在祈祷。春回大地对渴望温饱的人们来说,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最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文化中国行|春节,你好 当外国友人遇上中国春节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当传统文化遇上“国际范儿”又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对联、购福字逛灯会、买年货……外国友人们走进中国体验一把春节消费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传统佳节在此刻亦有了新的表达从陆地到海上春节的欢乐无处不在无论是阖家团聚还是与各国友人共庆春节的底色是幸福更是和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寓意春天的开始饱含人们对万象更新的期盼它既是中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光明日报刊文:中国文化里的春天 南宋佚名《海棠蛱蝶图》明代戴进《春耕图》(局部)中国人对一年四季的明辨,大约于西周后期逐渐清晰,而在夏商时期,则只有春与秋的区分。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分析,甲骨文里只有春、秋两字,以及早期先民对岁时季节感受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描述,似可确证。 先民们最先分辨春、秋两季,无疑与春生、秋熟的自然现象密切相关。当时先民根据农业植物生长的特征,将一年分为“禾季”“麦季”两段,前者是播种的季节,大体包括冬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阿中文化交流的桥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阿联酋迪拜中国学校的教室里,一堂春节主题的语文课正在进行。学生们齐声诵读古诗《元日》,并通过猜字谜、领福袋等趣味游戏,了解中国春节文化,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语文老师包建红还向学生们展示了外国友人参与春节活动的图片,展现了春节不断走向世界的新气象。“春节习俗历经千年一直延续到现在,真的太神奇了!”301班学生高威廉说,中国古诗里描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名家大拜年|著名书法家陈永正:我一辈子都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它-国际在线 用诗歌表达心意,用文字传递祝福!中国古文献研究学者、著名书法家陈永正用粤语吟诵《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歌早已融入我们的节日记忆,它是新年的韵律,也是文化的传承。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