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

新春走基层丨“不打烊”的工会驿站更暖了

“快快快,这一单要超时了!”1月25日早上7点,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南路24小时智慧工会驿站换电柜前,外卖员朱运来手脚麻利,不到两分钟完成换电,就又上路了。“换电,是我们来驿站最多的一项需求。这里电池型号多,包月只要两三百元。”换电柜旁,另一名外卖员朱秋华说,驿站自去年底升级为“24小时不打烊”后,她几乎天天来。外卖员朱秋华在驿站换电。人民网 周梦娇摄这驿站好在哪儿呢?朱秋华说,“工会为外卖员、保洁员

宜兴市人大深化监督机制 为开发区财政强基固本

中新网江苏新闻2月25日电(周琳)开发区财政预决算管理是财政体系的关键部分。宜兴市人大常委会长期聚焦开发区财政运行,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提升预决算审查监督质效,在保障财政资金合理利用、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发力,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专题会议现场。宜兴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2020年,宜兴市人大常委会落实上级要求,强化园区和街道财政预算管理与监督,审议通过《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

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来临之际,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传统节日。2月27日,民间艺人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河滨广场表演舞龙。新华社发(孙文潭摄)2月27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稻草龙”表演。新华社发(王华斌摄)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孩子们展示“贴龙须”小手工作品。新华社发(丁焕新摄)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包“龙耳”。新

新华全媒+|二月二,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不少地方喜称“龙抬头”。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梳龙头”“扎龙辫”。新华社发(丁焕新摄)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理发了,这个习俗形成于清代。“龙抬头”这一天,我们把理发叫作“剃龙头”,希望理个“精神头”,鸿运当头。2月27日,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舞龙表演。 “二月二,龙

新华全媒+丨二月二,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不少地方喜称“龙抬头”。  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梳龙头”“扎龙辫”。新华社发(丁焕新摄)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理发了,这个习俗形成于清代。“龙抬头”这一天,我们把理发叫作“剃龙头”,希望理个“精神头”,鸿运当头。  2月27日,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舞龙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