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核

地球内核20年来悄然变形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研究团队表示,最有可能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是,下地幔底部密度异常的牵引力,或是外核对流产生的拖曳力,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提供更确定的解释。(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海报制作:杨凯 王宇,供图:《自然》网站)来源:科技日报

地球固态内核也会变形?国际最新研究探测到过去20年里或发生变化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地球固态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被探测到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似乎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或可增进人们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理解。该论文介绍,地球的固态内核被认为在维持地球磁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内核成长是液态外核内部对流的主要驱动力。之前的研究提出,内核随时间流逝发生过转动或是形状变化,

“像科幻小说一样!”研究发现地球内核或变形,数十亿年后地核或成固态金属球

据CNN2月10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找到证据表明,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间可能发生了变化。BBC报道称,内核边缘的某些地方可能已经出现变形,而且变形长度达100米以上,这一发现挑战了人们对内核形态稳定的传统认知。相关研究结果已于2月10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资料图据介绍,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有内、外核之分,固态内核被液态外核包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8日第 12 版) 据新华社洛杉矶2月16日电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在这项新研究中,美国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