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广西田林壮瑶同胞祭“瑶娘”

中新社百色2月22日电(黄数情 黄学名)2月22日,中国农历正月二十五,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举行“壮族祭瑶娘”民俗活动,纪念传说中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嫁到壮家的“瑶娘”。当天一早,村口人潮涌动,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用最热烈的方式迎接客人。瑶族舞蹈、壮族山歌对唱、粽子、糍粑、五色糯米饭、腊肉......整个村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2月22日,广西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

从受助者到守护者 壮族师徒携手护航春运路

中新网南宁2月22日电 题:从受助者到守护者 壮族师徒携手护航春运路作者 陈林 陈大鹏无论是晨雾弥漫山谷,还是寒风掠过山岗,多年来,钦州东站派出所横州警务室铁警何锋总是早早穿戴好装备,熟练地跨上铁骑,开启水陆两栖护航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摩托车后座多了一位青年——“00后”新警张必基。两位壮族铁警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共同守护西部陆海新通道黎钦铁路的平安。张必基(左)和师父何锋(右)在巡查高铁线路

泰国游客北上“奔县”共庆壮族蚂𧊅节

中新社河池3月1日电 (俞靖)“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广西,人们在壮寨中祭祀蚂犅、跳‘蚂犅舞’让我印象深刻,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认识。”泰国游客纳查3月1日受访时说。当天是中国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在壮族蚂犅节文化发祥地——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上万民众齐聚共庆壮族蚂犅节。蚂犅是壮族民众对青蛙的俗称。壮族蚂犅节,盛行于广西红水河流域,2006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百余名台胞广西共庆壮族蚂𧊅节

中新网广西新闻3月2日电(黄惠琳)铜鼓声声震山谷,山歌袅袅绕云间。3月1日,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迎来一年一度的"壮族蚂𧊅节",百余名台胞跨越海峡,与当地上万民众共赴这场文化盛会。蚂𧊅是壮族民众对青蛙的俗称。壮族蚂𧊅节,盛行于广西红水河流域,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晨雾未散,台胞们已身着节日盛装融入欢腾人潮。在巴英村同心广场上,台胞与壮族民众牵手跳起竹竿舞,灵动

广西河池:游客“奔县”共庆壮族蚂?节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2025年巴畴壮寨农耕文化特色节庆活动——巴英壮族蚂?节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办,上万民众体验敲铜鼓等民俗,共庆壮族蚂?节。蚂?是壮族民众对青蛙的俗称。壮族蚂?节,盛行于广西红水河流域,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巴畴乡致力于挖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创新举办巴畴壮寨农耕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50万余人次,带动当地文旅

文化中国行

长城脚下 八方客来本报记者 潘俊强 施 芳春节假期,来到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村口,但见“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12个大字映入眼帘。山顶上,长城犹如巨龙般绵延向远方。山脚下,红红火火的中国年装饰、古朴悠然的长城文化元素把古村落打扮得喜庆热闹。在村口,长城保护员刘红岩刚刚巡护长城归来,她摇身一变成为“赶驴儿”民俗节目的演员,加入到“长城脚下中国年”庆祝活动中,为自己乐呵,也为游客展示长城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