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

湖北秭归惊现4.7亿年前腕足化石

极目新闻通讯员 郝明曦 彭强日前,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发现大量腕足化石。据专家初步推测,这些化石可能形成于距今约4.7亿年前的奥陶纪,属于腕足动物,为研究三峡地区古地理环境和古生物演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湖北秭归发现4.7亿年前腕足化石腕足动物是贝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其外壳由两瓣组成,一瓣大一瓣小。据悉,此次发现的腕足化石散落于穿心店村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一期项目投产

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亿吨级油田油田一期开发项目于7日正式投产,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投产的一期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 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埋深超4500米的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地层,其潜山基岩以高硬度的花岗岩为主,地层温度高达1

这块化石为何不简单?我国科研团队揭秘

不久前,全球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团队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这一重要成果入选。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是生命向复杂化和大型化演化的必备条件,被认为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大关键创新事件之一。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科学家为我们一一解答。“这块化石不简单”

钻开地下1万米,你会看到什么

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地下10910米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从0米到10910米,钻遇12个地层,见证了地球5.4亿年的变迁。一张长图揭秘:从0米到地下10910米都有啥——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首次完成,刷新认知!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2月28日,记者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中国海油“海经”系统首次完成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三维地震数据全部成像处理,刷新了我国对3000米水深海底地层构造的理论认知,填补了中国海油对深海深层三维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空白,建立了无井深水新区建模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为复杂构造带圈闭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为我国后续深远海探测实现高质量支撑。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一期项目投产

新华社天津2月7日电(记者梁姊)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一期开发项目于7日正式投产,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投产的一期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中心处理平台和1座无人井口平台,计划投产开发井33口,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超3500立方米。渤中26-6油田的储层位于埋深超4500米的太古界潜山变质岩地层,其潜山

10910米!中国首口超万米深井完钻

2月20日,从中国石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并先后创造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电缆成像测井“最深”、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亚洲直井钻探“最深”、亚洲陆上取芯“最深”等五大工程纪录,这是我国继“深空”“深海”之后,在“深地”领域取得又一重大进展。深地塔科1井于2023年5月30日开钻,肩负着科学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油气产量突破2000万吨

记者今天(19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2024年产自6000米以下的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47万吨,创新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超深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气区作为我国新开辟的深地天然气主力上产区,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强劲增长。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博大采油气管理区总工程师 周建平:目前博孜大北气区夜间最低温已达零下20多摄

钻成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有多难?

2月20日,中国石油集团宣布,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地下10910米胜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历经580多天,在这口井的钻进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复杂的地层岩性变化是万米钻探的第一关。深地塔科1井自上而下要穿透12套地层,特别是越接近目标井深的地层,岩性变化越快。行至万米,井下钻具的长度与载荷都前所未有,井下最重达665吨的钻井工具,相当于钻机要吊起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