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

当艺术巨匠画作与光影融合:上海苏州河畔上演诗意对话

中新网上海2月6日电 (记者 陈静)夜幕降临,上海苏州河畔,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春回静安》投影秀为人们营造出充满诗意与生机的艺术空间。记者6日来到苏州河畔看到,《春回静安》投影秀挑选一代艺术巨擘吴昌硕的五幅经典花卉作品,借助AIGC技术的动态化演绎,既捕捉了吴昌硕“金石入画”的笔墨张力,使画面呈现出坚韧质感,又以光影形式再现了他枯湿浓淡的笔韵,雄浑苍劲的气势。在动态光影的流转下,花瓣随风摇曳,色彩艶

十里梅花开 超山迎客来|第十七届杭州超山梅花季启幕

1月18日,第十七届杭州超山梅花季在杭州市临平区超山风景区启幕。活动围绕“文化超山”“生态超山”“休闲超山”三个篇章,集中展示了临平区践行“两山”理论的新成果以及超丁综保工程全面完工后超山生态提升新形象、文旅融合新场景。现场,临平区人民政府与西泠印社集团基于共建西泠印社美术馆社会美育基地(超山)平台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临平区区位优越,是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西泠印社集团以“西泠印社”品牌为依托,是中

台湾艺术家杭州探梅 画中“常客”生共情

中新网杭州2月14日电(鲍梦妮)“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在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的笔下,位于杭州临平的超山梅花最令人魂牵梦萦。在超山风景名胜区入口,台湾美术教师廖春美情不自禁举起手机,拍下这句题词。2月13日,由台湾书画家和高校师生代表组成的文化交流团走进超山风景名胜区,共赏“梅”景。台湾艺术家欣赏超山梅花。 吴君毅 摄 超山享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中国观梅第一山”等美誉,是江南三大赏

春节趣话岁朝图

《岁朝清供图》 ◎姚秦川在漫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新年的第一天有着诸多称谓,比如正月初一是一岁之朝、一月之朝、一日之朝,因此被称为“三朝”;而这一天也是新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有“三元”之称。除此之外,正月初一还有许多别的称呼,如“上日”“正朝”“岁朝”“三始”等等,这些世代相传的称谓,都体现了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伊始。“岁朝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一种特有题材,在中国文

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春节期间上海百余家场馆推出展览演出

2月3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透露,春节期间上海全市10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剧场陆续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和精彩演出,“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已成为上海假日旅游的品质选择。观文博《萨拉曼卡的学生》 爱德华·马奈 (1832-1883年) 1860年丨布面油画丨72.7×92.6 厘米 POLA美术馆藏 。 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图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春节期间

文艺上海年|美术馆里寻年味:读岁朝年历,书新春联墨

过热闹年看艺术展,上海的艺术年味愈加浓厚。绘岁朝年历、书新春联墨、听艺术导赏、木版水印迎财神……上海中国画院新开迎春画展,又专业导赏“游刃乾坤”学术特展;中华艺术宫请来了老字号点心师,包好汤圆看美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启“蛇我其谁”系列,探求蛇的艺术创作与民俗故事;海派艺术馆配合展览特别推出“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画展”限定新春纪念章。上海中国画院新春送福平铺斗方正丹纸,提笔写一个福字,美术馆

古画中的年味:岁朝清供,祥瑞贺岁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就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数千年的朝代更迭,都无法动摇它的地位。从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丁观鹏《太平春市图》、《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到金廷标《岁朝图》、任伯年《岁朝图轴》、吴昌硕《岁朝清供图立轴》……从这些古画作品可以看出,春节是全民共同的节日,称得上普天同庆,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无论是应制应命还是自抒胸臆,都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情。岁月如流,不知不觉,年轮又增添了

展览 | 立春,赏吴昌硕《红梅图》

剪烛听长漏,围炉煮小槽。醉看寒月上,春信到梅梢。今日立春,邀您共赏“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正在展出的吴昌硕《红梅图》。《红梅图》 吴昌硕 1914年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藏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他植梅、咏梅、画梅、书梅。以梅为友,与梅结缘,以梅寄情,表达他对于君子美德和生命人格的想象与追求。吴昌硕画中梅花一反古代文人绘画中高洁出尘的意象,而是被赋予充实而旺盛的精神气象。他常用写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