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

新华全媒+丨中国发现世界最早的鸟类之一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联合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2月11日,政和八闽鸟发掘研究团队部分成员在福建地调院合影。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2月11日,古脊椎所

全球最古老的鸟类被发现!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新华社发(古脊椎所供图)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政和八闽鸟”,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2

雪豹的“奇幻旅行”

前不久,一项由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约有11万余平方公里的区域为雪豹提供了潜在的适宜栖息地。调查还表明,该区域内雪豹的平均密度约为每100平方公里0.90只,估计种群数量为1002只。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雪豹,因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而得名,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所特有。然而,历史上的雪豹曾经来过北京

雪豹的“奇幻旅行”(唠“科”)

雪豹的“奇幻旅行”(唠“科”) 邓  涛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2日第 06 版) 前不久,一项由北京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三江源区域约3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约有11万余平方公里的区域为雪豹提供了潜在的适宜栖息地。调查还表明,该区域内雪豹的平均密度约为每100平方公里0.90只,估计种群数量为1002只。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大规模雪豹种群评估。雪

时隔160年新发现!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谭羽清中国古生物学领域又有新发现,全球鸟类学家等这一天等了160年!学界普遍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然而其演化历程及关键节点因缺乏化石证据而显得扑朔迷离。160年前,古生物学家们在德国索伦霍芬的侏罗纪地层里,发现了“始祖鸟”化石。但除了索伦霍芬的惊世发现之外,整整160年间,人类还没有在其他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侏罗纪鸟类的化石。2月13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

政和八闽鸟被发现!改写鸟类演化史

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也是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供图)记者:郭圻 姜克红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鲜报|1.5亿年前!新发现的“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史

一只1.5亿年前生活于八闽大地的鸟,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现了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供图)相关成果2月13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英国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布鲁萨特在配发观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