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埃文·凯尔泪洒机场告别中国:这是我的第二个家

1月31日,把记录日军侵华罪证的照片无偿捐给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的美国小伙埃文·凯尔发视频告别中国。视频中,他数次哽咽流泪,一度说不出话。 他配文说“谢谢你们带给我的感动,我还会再回来的”。 在视频中,埃文表示,原本计划在中国停留30天,结果几乎待了90天。这是一生难忘的旅程,“我结识了非常棒的朋友,我的生活也因此改变,我度过了难以置信的时光”。 他说,自己三月就会回来,并且余生都会投身于此,感谢

深切悼念!张纯如父亲去世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消息,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先生去世,享年88岁。张绍进是《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作者张纯如的父亲。内容如下:我们从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处获悉,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先生于美国加州时间2025年1月25日清晨5时15分在家中去世,享年88岁。张纯如离世后,张纯如的父母接过女儿的接力棒,一直都在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张纯如曾这样评价父亲:“父亲是我的榜样。”

张纯如父亲离世,将葬在其身旁!父女接替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

1月27日,南都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作者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于美国加州时间1月25日5时15分在家中去世,终年88岁。在张纯如身故后,其父母一直都在接替女儿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张纯如曾称“父亲是我的榜样”。据悉,张绍进将葬于张纯如身旁。张绍进(右)与张纯如合影。1997年,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之际,张纯如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逝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战争后遗症持续了一生

晚年的易兰英,个头愈发瘦小。与肌肉一同消失的,还有听力,她几乎完全失聪了。那是战争留下的后遗症。1937年,为了糊口,11岁的易兰英冒险在南京五条巷临时住所摆摊卖香烟火柴和花生。因为听不懂日语,她被日本兵连续扇耳光,打掉了门牙,严重的耳鸣心慌心悸的毛病困扰她多年。“我的母亲是一个瘦小的、温柔且坚毅的人。”易兰英的长子李时椿回忆。因为战争,易兰英十六七岁便嫁作人妇。早年家中困顿,上世纪六十年代,易兰

南京大屠杀标志性雕塑创作者离世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2月21日早晨,著名雕塑家吴显林逝世,享年82岁。吴显林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古城的灾难》组合雕塑、《倪翠萍》《彭玉珍》人物铜雕塑等多组标志性雕塑的创作者。他以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将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凝固于青铜与石雕之中,成为镌刻国家记忆的重要符号。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