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

中科院院士、北航教授高镇同逝世,他曾培养出6名两院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镇同同志,于2025年1月21日5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高镇同同志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都昌。1950年毕业于原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随清华大学等院校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镇同同志一并转入北京航空学院任教至今,长期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距地球16万公里的“太空合声”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产生与地球磁场有

突破70多年来的传统认知 他们发现距地球16万公里的“太空合声”

据央视新闻消息,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距地球16万公里的“太空合声”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1 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产生与地球磁

北航学子首次亮相央视“春晚”,50名青年学生带来行进管乐表演

在半圆形舞台上不断交叉行进、伴随欢快的歌声吹奏音乐……1月28日除夕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重庆分会场的舞台上,一群青年学生组成的行进管乐团在《庆·新春》节目的间奏阶段亮相,虽然仅有十几秒的画面,但50人规模的乐队表演仍带给镜头前的观众们震撼,满屏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其实,这些参加表演的年轻人并非专业演员,而是来自首都北京的青年大学生们,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

程基伟任青海省副省长,此前担任西北工大党委常务副书记

据微信公众号“青海人大”消息,1月17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决定任命程基伟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此前,程基伟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程基伟,1973年12月出生,男,汉族,山东东平人,研究员。1998年3月硕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4年11月获北航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程基伟1998年4月留校工作,历任北航

突破70多年来的传统认知!他们发现距地球16万公里的“太空合声”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距离地球16万公里处遥远太空的“太空合声”,并发现了全新的合声波产生机制,突破了全球科学界在太空合声波研究领域延续70多年的传统认知。北航团队首次发现遥远空间的“太空合声”专家介绍,“太空合声”学名为合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传统观点认为它的产生与地球磁场有

终止建设的北航青岛校区,有转机?

终止建设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或迎来转机。10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期间,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一行。在会见中,双方重点谈到了下一步的合作方向。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既有的北航青岛研究院项目外,王云鹏专门提到了要“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去年年底,青岛蓝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在建的青岛蓝谷北航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