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零碳”制氢技术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国际学术期刊《科学》14日发表一项绿色制氢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通过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该技术由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机构历时十年研发,通过一种新型的铂-铱双金属催化剂,成功破解了传统乙醇制氢的技术瓶颈。图为制氢团队成员正进行制氢反应评价工作(受访者供图)据介绍,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90秒全烧光!三个实验告诉你,春节别碰它 土法配制氢气有多危险?孩子手中的氢气球如果遇到火星会怎样?几十个氢气球瞬间爆燃的杀伤力多强?橙调队联合杭州消防支队用一系列实验告诉你。实验一土法配制氢气时 发生泄漏有多危险?实验目的:模拟在家中自制氢气,灌装气球时发生泄漏,遇到火的后果。实验器材:透明密封棚,氢气球、羽绒服、玩偶,双桶便携式制氢装置,远程点火装置。实验步骤:滨江消防救援大队浦沿消防救援站班长方勇华做好全身防护,按照商贩提供的制氢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成功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 ◎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新型硅基氮化镓纳米线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于100小时的“小时级”推进至“月级”,成功突破传统光电制氢装置在效率和可靠性上的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下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2月14日2月13日,研究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进行制氢反应评价工作。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氢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然而,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能巨大,通常需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10亿元项目落地青岛! 事关氢能产业发展,青岛又有新动作。 2024年12月28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光伏发电-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由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所在的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人民政府与浙江杭泰数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杭泰”)合作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7月12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第一次集中签约后再次落地的重要项目。 从整个外部发展来看,氢能产业地位不断上升。 2024年年初,新型储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中国学者首次将光电极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 中新网合肥2月2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学者近日通过研究实现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稳定制氢,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上述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由北京大学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氢气生产方法,通过新型催化剂可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高产率氢气生产。这项突破性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氢能作为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然而,包括乙醇制氢法在内的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一般耗能巨大,通常需300至1200摄氏度的高温,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北京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卡迪夫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质子膜水电解制氢技术取得进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李晓慧)记者日前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获悉,该校前沿学部理学院副教授陶有堃团队在质子膜水电解制氢阳极电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引入钨—氧桥联,解决了铱镍氧电催化剂重构的活性—稳定性难题。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质子膜水电解制氢具有环境友好、电流密度高、响应快、耐波动等优势,适合与风、光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直接耦合,是未来绿氢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陶有堃团队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制氢技术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吴丹、邱子睿)氢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当前全球加速开发利用的重点之一。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零碳制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分别于13日及14日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两项研究都旨在优化制氢反应,但二者侧重点和实现路径大有不同。在《自然》发表的成果突破了催化科学中的稳定性瓶颈,创新性地引入稀土元素对催化剂进行改造,开发出了一种全新且泛用的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