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畜

青海: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5元

“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15元,同比增长7.1%。”2月8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靳生寿表示,过去的一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加速提质。据了解,去年,青海全省种植各类农作物中,粮食458.8万亩,增加1.44万亩;油菜222.5万亩,增加1.7万亩。同时,青海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百千万亩示范田建设成效明显,机械起

海北刚察:拉长补齐产业链做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大文章”

该县制定《刚察县财政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民族手工业和传统技艺类发展的18条措施》《刚察县县域外开设牛羊肉直营店(直销店)补贴及奖励办法(试行)》等助企纾困措施,统筹县级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企业壮大发展、民族手工艺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并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企、定期访企、精准助企惠企服务机制,不断促进县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加力推动企业壮大发展。刚察县坚持把农

呼和浩特肉类总产量达15.5万吨,提前跨越“十四五”规划目标

新京报讯 近日,据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网站消息,呼和浩特市畜牧业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线,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及市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肉类产业发展,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绿色发展水平和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据农情调度,2024年全市成功守住了3.4万头能繁母猪的保有量目标,出栏突破80万头,实现“七年连增”;肉类总产量达到15.5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

内蒙古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4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24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针对原粮活畜外流、精深加工不足等突出问题,内蒙古近期启动为期3年的“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行动”,推动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奶罐”“肉库”,每年有一半以上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全国人民每喝6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全国1/5的羊肉、1/10的牛肉来自内蒙古。据介

500余个种类参展,“蒙字号”农畜产品进京办订货会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月18日上午,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进京年货节暨2025年订货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全国农业展览馆共同举办本次系列活动。京蒙两地农牧、国资委、北京各区相关部门、采购预算单位及北京挂职干部团队,以及内蒙古有关盟市、旗县领导及相关企业代表参加订货会。今年以来,京蒙两地通过建机制、打基础,强品牌、提品质,拓销路、创模式,先后举办“绿品出塞

内蒙古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

记者2月24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针对原粮活畜外流、精深加工不足等突出问题,内蒙古近期启动为期3年的“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行动”,推动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奶罐”“肉库”,每年有一半以上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全国人民每喝6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全国1/5的羊肉、1/10的牛肉来自内蒙古。据介绍,内蒙古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消费

内蒙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0日电 (记者 张林虎)19-20日,内蒙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一棵草·一只羊·一桌席)发展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国家和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区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产品加工生产供应及餐饮企业共150多家单位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

33个重点项目!投资26.1亿元!2025麦盖提全力以“复”

春潮涌动千帆竞,项目攻坚正当时。2月28日,麦盖提县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吹响了抓项目促增长的“冲锋号”,形成“项目建设成熟一个、开工一个、投产一个”的良性发展格局,为新一年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麦盖提县委书记陈强参加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艾力克木·司拉音主持仪式。“麦盖提县2025年重大项目,正式开工!”随着麦盖提县委书记陈强的一声令下,麦盖提县第一批重大项目正式

特色农产品“火”了春节市场

春节将至,年货市场供销两旺。在批发市场、购物中心、大小超市,消费者人头攒动,各地各部门增加商品品种、保障供应、稳定物价,进一步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据商务大数据监测,节前各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价格总体平稳。兴安盟大米、锡林郭勒羊肉、赤峰杂粮、乌兰察布马铃薯……日前,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进京年货节”上,“蒙字号”农畜产品集中亮相

青海: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5元

中新网西宁2月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15元,同比增长7.1%。”2月8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靳生寿表示,过去的一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加速提质。当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据了解,去年,青海全省种植各类农作物中,粮食458.8万亩,增加1.44万亩;油菜222.5万亩,增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