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网文编辑,围剿AI

“求助网友,如何证明我的网文不是AI写的?”这段时间,许多网文作者对DeepSeek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同于早期惊叹它强大的写作能力,如今他们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寻求自证“人工写作”的方法。AI对下面截图内容的理解所生成的图片这是因为,如今越来越多的网文编辑正在公开拒绝签约AI作品。在一位网文编辑晒出的工作聊天记录里,一段@全体成员的工作指令赫然写着“宁杀错,不放过”:“不要给我找事,也不

当代学术日记中的学术生存秘法

朱志荣著《心远楼学术日记2023》,安徽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心远楼学术日记2023》(以下简称“《日记》”)是我2025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这部日记的作者朱志荣,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本只想作为闲书翻一翻,读到后面,我却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因为其书所揭示的高校学术生态,所展示的研究生培养等内容,把许多适合或不适合公开的事情都公开了。这或许由于作者即将退休,如陈平原所说,“对于没有评估压力的老教

棉棉:来自“香海”的女人,来自上海的女人

棉棉在上海,摄影:Simon Schwyzer。 写《糖》时期的棉棉,摄影:Daniele Matioli。 “香海当然不是《银翼杀手》里的世界,香海是一种纯粹的能量(混合着黎明与深夜),那些高楼也许是照着文学作品里未来的样子而造的,而我们是原创的、懵懂的、开放的。”…… 《来自香海的女人》是作家棉棉的最新长篇小说。翻开它,就像翻开一场关于上海的纸上电影:本世纪初的上海、黑色电影游戏中的上海、旅居

乡村人如何把自己装上书架?法国20世纪“农民作家”图文鉴

春节将至,乡村因为外出游子返乡过年也将变得热闹,并受到瞩目——“返乡体”就是一例。乡村从来都是最主要的写作母题之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乡村留下诗篇:写作者或是城市文化精英,或是从乡村走出的知识精英。生于斯、日夜劳于斯的农人是被写作的对象,极少成为写作者。农民作家虽有,却不多,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离开乡村到城市从事其他工作后开始写作成名。乡村还能否有自己的写作者?当然在短视频兴起的年代,人们可以从各

AI时代诗人何为?专家:“人诗互证”的人类写作无法被取代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青年朗诵艺术家董丽娜、李仓卯共同朗诵的艾青诗作《我爱这土地》,开启了日前在京举行的“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座谈会。座谈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说,中国诗歌呈现了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史,也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心理。在当下极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中,诗人也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和道德

韩媒:写作成首尔大学新生的短板

《韩国时报》1月20日文章,原题:首尔大学新生写作技能 近期的报告显示,2024年首尔大学新生的写作能力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趋势:约1/3的学生未能达到写作考试的最低分数要求。虽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了不少关于写作的强化训练,但到了大学,他们的学术写作能力却显得捉襟见肘。这一差距引发了人们关于现行教育模式有效性以及进入韩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深刻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学校课堂还是培训机构

你可以在一棵树下停留多长时间?

文|胡游再忙的打工人也有抬头看云的时候,再疲惫的灵魂也无法拒绝一本书带来的诱惑和安慰。《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是冯强新近出版的诚意之作。他从绘本“读”和“写”的视角出发,强调创意写作中写作者感受、感知和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心灵的体验与奇遇。《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绘本故事读写七讲》冯强 著大雅|广西人民出版社无邪的感觉、感受最是可贵。冯强在书中发出疑问:“你可以在一棵树下停留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