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

日本研发出人类肌肉驱动的机械手

日本东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出了由人类肌肉驱动的长达18厘米的机械手。他们认为,这种技术可以推动未来生物混合假肢的发展。据报道,研究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多条纤细肌肉组织捆绑在一起,连接至机械手上,在电刺激作用下,肌肉可以带动机械手移动物体,还能让机械手比出剪刀手手势。在生物混合体和假肢领域,这是向新的逼真度和可用性迈进了一大步。 东京大学在官网上发布新闻稿中说,通过这种多条捆绑的方式

互联中国公益行动丨杭州:智能设备让爱“无碍”

“它带给了我翻天覆地的改变,感觉我的右手又重新回来了,这种感觉弥足珍贵。”在杭州强脑科技公司的体验中心,佩戴智能仿生手的小伙周健正弹着钢琴。据介绍,该智能仿生手可通过电极精准采集和分析佩戴者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从而倒推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上,残疾人火炬手徐佳玲正是使用了同款智能仿生手完成火炬的点火。周键介绍,自己12岁时因意外截肢,如今佩戴智能仿生手可以正常打篮球、攀岩、弹

助残路上,司法服务与保障双轮驱动

导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成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坚强后盾。多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两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法规,坚持以案件审理为依托,树牢“如我在诉”意识,站在残疾当事人视角,做深做实每一件涉残疾人诉讼案

“假肢女孩自信走T台”引关注 女孩母亲:让孩子自由发展 希望她能健康成长

2月3日,一则“假肢女孩自信走T台”的消息冲上热搜。生下来便右小腿缺失的女孩杺禾从10个月大开始穿假肢,如今3岁的她不但能正常走路,还能奔跑,她还出现在镜头前,过了一把“模特瘾”,走了T台。2月3日,杺禾的母亲孔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杺禾现在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去跟别的孩子交流、玩耍。她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杺禾出生时便被诊断为罕见的“羊膜束带综合征”。孔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中国红十字会与阿富汗红新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华社喀布尔2月21日电(记者李昂 聂新宇)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邀请,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18日至20日访问阿富汗。其间,中国红十字会与阿富汗红新月会共同签署《中国红十字会与阿富汗红新月会合作备忘录》。  访阿期间,代表团拜会了阿富汗临时政府高级官员,并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进行座谈,走访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假肢康复中心、阿富汗红新月会社会福利中心以及阿富汗救护车中心等机构。  

【微特稿·科技与新知】日本研发出人类肌肉驱动的机械手

【新华社微特稿】日本东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出了由人类肌肉驱动的长达18厘米的机械手。他们认为,这种技术可以推动未来生物混合假肢的发展。据日本共同社23日报道,研究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多条纤细肌肉组织捆绑在一起,连接至机械手上,在电刺激作用下,肌肉可以带动机械手移动物体,还能让机械手比出剪刀手手势。在生物混合体和假肢领域,这是向新的逼真度和可用性迈进了一大步。东京大学在官网上发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