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冠青

人才年轻化不是一味“卡”年龄

近些年,35岁年龄红线成为很多求职者的焦虑来源之一。不少单位在招聘博士毕业生时,明确“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近日,有媒体曝光,在35岁“硬杠杠”基础上,有地方将年龄红线“前移”,甚至设置30岁、28岁等更低龄的“门槛”。过于严苛的年龄要求,不仅让一些优秀人才错失心仪工作机会,也可能让年轻人的学业和人生规划卷入“赶进度”的快车道。要求引进博士在28周岁以下,意味着应聘者需要在各个求学阶段“无缝衔接

确保校园餐不是随意挪用的唐僧肉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总结近年出现的校园餐乱象,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少数不法分子“从孩子嘴里夺食”,将餐费视作权力寻租、随意挪用的“唐僧肉”,克扣截留之下,导致“营养餐里没营养”。二是仍然偶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如“鼠头鸭脖”事件、学校食堂“臭肉”事件等,令不少学生和家长心有戚戚焉。守护校园“盘

校园餐不该成为群魔抢夺的“唐僧肉”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要求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围绕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强化督学监督等5个方面,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是社会的普遍关切。自“校园餐”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地学校食堂保障条件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