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

我们的春节|拜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当这欢快的童谣如天籁般传进耳朵,相信很多人会如我一般泛起浅浅的笑意。是的,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沿着这首已流传几代人的儿歌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穿插在岁岁年年之间的每一个难忘的春节。大约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都是占据最重要位置的那个节日,那么关于春节的记忆,也一定是最鲜活的。如我,就清晰地记得若干个春节的吃食、亲

花了4天!小伙用三个字“蹭车”回家过年,妈妈:你不给人家一点钱?

有网友说,一张返乡的车票,是这一年忙碌下来最好的结尾。这几天,杭州车站、机场里人头攒动,迎来客流出行高峰。就在日前,在忙碌的春节返乡大潮中,00后小伙小黄的一条“搭车回家过年”视频走红网络。从杭州出发,历时4天半,随机搭乘了货拉拉、私家车、大卡车、摩托车等7趟顺风车,跨越1000多公里回到老家广东韶关。1月25日,记者联系上了小黄,此时的他已经在老家里“快乐躺平”了。一块纸板、一只背包00后小伙开

大戏看北京丨以北京曲剧演绎《龙须沟》,生动呈现市井人家的奋斗史

精选剧目01北京曲剧《龙须沟》北京市曲剧团看点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是由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1952年,经由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命名,北京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北京曲剧《龙须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以京腔京韵的表现方式讲述了

乌克兰在玩火!泽连斯基公然提出向欧洲派遣军队,取代驻外美军?

坏了,乌克兰这是要冲着美国和欧洲撒野了?公开提出要驻军欧洲各国!最近,泽连斯基公布了自己挖空心思整出来的“胜利计划”,该计划大概可以分为5个方面,比如:允许用西方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继续在俄罗斯本土开展军事行动,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在乌克兰领土增强非核战略威慑力量,联合西方共同开发乌克兰的自然资源,以及俄乌停火之后允许乌克兰驻军欧洲、部分取代美国驻军等。这其中前4个方面的内容还算是在正常范围内,虽

许利民自夸,邱彪埋怨,状元说欠练,山东男篮输得不冤

CBA俱乐部杯比赛继续进行,山东男篮在淘汰赛当中不敌北京首钢男篮,输了20分,惨败出局,这个结果多少是出人意料的,常规赛第三名大比分输给第九名,这不对啊,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要说山东男篮有主力球员缺阵,那么人家北京首钢男篮阵容也不齐整啊,你少了高诗岩于德豪,人家少了周琦曾凡博和陈盈骏,所以不要从这方面找原因了。山东男篮之所以输球,2个主力外援状态不佳是一方面因素,克里斯情绪爆发跟

遇上《小巷人家》中“帮忙”拉行李后强行收费的情况该咋办?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返程高峰来了。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的人比较多。如果有人未经询问,非要帮你拉行李箱然后收费,要怎么办?平时看见有人套着人偶服主动凑上来要合影,拍了照就找你收钱,这时你会怎么做?电视剧《小巷人家》的剧中人就遇上了这样的纠纷。图南和栋哲在广州火车站下车后,突然几个壮汉走过来直接拉走他们的行李,两人连忙制止。到底我们该怎么应对街头别有用心的热心肠?一起来看↓△《小巷人家》画面图南: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北京曲剧《龙须沟》呈现市井人家奋斗史

精选剧目01北京曲剧《龙须沟》北京市曲剧团时间:2月25-26日地点:大兴剧院看点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是由魏喜奎为首的一代老艺术家创立的一个新兴的剧种。由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1952年,经由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命名,北京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北京曲剧《龙须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

《小巷人家》新春特辑:烟火人间话团圆,小巷温情暖新春

2024年,一部《小巷人家》以平凡巷陌中的烟火故事,成为千家万户争相热议的焦点。大年初六,湖南卫视独具匠心地推出《小巷人家》新春特辑,以浓郁的年味与温情,让观众在笑泪交织中共赴一场跨越代际的团圆盛宴,也为这部“常青剧”再添一抹暖意。《小巷人家》自首播便火爆出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CSM、欢网、酷云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豆瓣评分8.2,微博评分9.2的傲人成绩,让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小巷走进了亿

图片报道

版画《黄河人家》,作者力群,中国美术馆藏。

【我们这些年俗】嬉鱼灯

【我们这些年俗】 闪亮亮的红绿白三色鱼灯被10多个人舞动着,穿行在青砖黛瓦的古村巷道上,每到一户人家门口,“大鱼”摇头摆尾,上下舞动。迎“鱼”人家燃放烟花爆竹,迎接福鱼到来。每到春节,藏在大山怀抱里的安徽省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气氛就会被这条“大鱼”点燃。而更多的汪满田鱼灯则受邀在全国各地演出。61岁的汪胜娟看着熙攘的人群和红火的鱼灯,笑得合不拢嘴:“看看这红红火火的日子!”汪胜娟从22岁开始制作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