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

小年有哪些习俗?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南方传统的小年则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甲辰龙年即将别去,乙巳蛇年日渐临近,天南海北的人们都在高高兴兴迎新春。民间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谓之“小年”,源于人们十分在意“过年”的心态。那么,何为“年”?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甲

新华全媒+|二月二,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不少地方喜称“龙抬头”。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梳龙头”“扎龙辫”。新华社发(丁焕新摄)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理发了,这个习俗形成于清代。“龙抬头”这一天,我们把理发叫作“剃龙头”,希望理个“精神头”,鸿运当头。2月27日,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舞龙表演。 “二月二,龙

新春走基层|更怡情 更环保 更新潮——看拜年礼物新变

各种拜年文创层出不穷,从文创台历到文创非遗应有尽有;盆栽绿植等“养成系”年宵花如期配送,为亲朋好友开启新春小欢喜;方便分装的“蜂窝纸垫”送出环保新理念,美观实用的天然大豆蜡点亮生活新方式……盘点乙巳春节,越来越多人带着创意走亲访友,引领拜年新风尚。在一些“70后”的记忆中,点心、红糖和挂面,一度是北方农村地区流行的拜年“标配”,“20世纪80年代,简简单单几样东西,就是当时人们能拿得出手的‘营养品

逛庙会、赏非遗、骑马踏雪 今年流行休闲过年→

精彩的年俗表演、美丽的花灯,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氛围。在山西太原,人们逛庙会、赏花灯,乐享春节假期。山西太原:逛庙会 赏花灯 乐享春节假期在太原万柏林区的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精彩的春节庙会热闹无比。杂技、舞龙、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吸引人们驻足观看。白天逛庙会,晚上看花灯,夜幕降临后,数十组大型灯组,如梦似幻。人们置身灯海,沉浸式感受夜晚的光影璀璨。游客 孙雅玲:今年的灯很漂亮,能找到儿时庙会的感觉,山

大年初四,迎灶神!

今天是大年初四按照传统习俗是家家户户迎灶神的日子其实,迎接灶神的民俗承载的是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是对新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期待今天,好好陪伴家人尽享团圆的快乐吧

英媒:都市漫游,欧洲年轻人的新交友方式

英国《卫报》2月7日文章,原题:走出社交孤岛,欧洲年轻人在城市“遛弯”交新友 前段时间,我从罗马搬回伦敦,然后发现,这座城市并不欢迎外来人士,商店门可罗雀,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地面。我们这种年轻单身人士只能在网上与旧友闲叙,结交新朋友的机会少之又少。后来我偶然遇到一位有着同样困扰的波兰朋友,她向我推荐了一款应用软件——能够让人通过城市漫步认识新朋友。不是在酒吧或者派对,而是通过这款软件,人们参与到同一

文化中国行 | 国潮闹元宵 点亮中国年

二月的广州,花满全城,春意盎然。正月十五一早,袁先生与老伴悠然漫步于广州文化公园,细细游览年花与佛山彩灯结合的元宵灯会。百“福”门灯组、年桔版“小蛮腰”广州塔、矮牵牛花扎作的虹桥景组……“白天赏花,晚上观灯”成为岭南人欢度元宵的独特仪式,非遗与国潮碰撞出别样火花。这正是全国“闹元宵”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各地元宵活动持续“上新”,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文化韵味与红火年味持久“续航”,展现出浓厚的“中国

纽约民众冰上运动热度不减

当地时间2月25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布莱恩公园,人们在滑冰场滑冰。随着气温回升,纽约的冰雪逐渐消融,各大滑冰场内人们的冰上运动热情并未减退,许多冰上运动爱好者正抓住冰雪季的尾声,享受冰上运动魅力。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当地时间2月25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布莱恩公园,人们在滑冰场滑冰。随着气温回升,纽约的冰雪逐渐消融,各大滑冰场内人们的冰上运动热情并未减退,许多冰上运动爱好者正抓住冰雪季的尾声,享受冰上运

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咋回事?

你发现了吗?2025年至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也就是说过了腊月二十九就直通大年初一这几年的年三十都去哪儿了?影不影响人们过年?听听专家怎么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腊月,是农历中十二月份的别称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月主要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制定在现代天文学中已经可以根据月亮和太阳的高精度位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