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

从西海固到哈尔滨,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相逢|寻找苏志强后记

【编者按】这是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相逢。2025年1月,在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两个人到中年的男士——苏志强和曹国相,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彼此。在曹国相眼里,苏志强算是“恩人”。2000年前后,宁夏西海固,还是高中生的曹国相深陷贫困、几乎辍学,意外得到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复旦大学学生苏志强的资助。他考上吉林大学,改变命运,二十多年后才知道,当年的苏志强尚在勤工俭学,没比自己大多少。对苏志强而言,在学校看到助

满意滕医丨锦旗书信表谢意,医患情深暖人心

神经外科一病区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收到患者家属送来的三面锦旗,简单的话语,饱含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满的感激之情。患者,女,67岁,在小区附近散步时,被一辆轿车撞伤,伤后昏迷,病情较重,紧急被120送至该院急诊神经外科。急诊行颅脑CT提示“颅内大量硬膜下血肿”,需要紧急开颅手术。值班的叶翔主治医师立即启动急诊绿色手术通道,10分钟内完成手术准备,患者被送至手术室。神经外科一病区

李伯重丨中国早期近代信息革命:明清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

2024年12月19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朱维铮学术讲座,邀请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担任演讲嘉宾。李伯重曾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等。历任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客座教授、研究员,2017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明清史,全球史。代表论著有《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

沉浸式感知立体的鲁迅

《薪火相传:国内六家鲁迅纪念馆的历史和现状研究(1951—2016)》:葛涛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北京鲁迅博物馆有着浓郁的鲁迅研究氛围。我到这里工作以后,通过一大批馆藏文物、历史照片等,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一位不同于课本中的鲁迅形象,更立体、更完整地理解鲁迅的一生。1950年,许广平将保存下来的鲁迅遗物和鲁迅旧居捐献给国家,而后在北京、上海、绍兴、厦门、广州和南京等地陆续建立6家鲁迅纪念馆。借助工作

南充学生写86封书信寄往上海 代言城市文化收获幸福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1日电 (何佳林)2月9日,南充市读文·北湖书店内书香四溢,一场以“寄出温暖,收获幸福”为主题的青年幸福荟活动在此开展,吸引了南充市多所中学的学生、在校大学生以及少先队员代表参与。活动中,参与者收到了来自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的珍贵礼物——青少年AR系列社教读本,其中包含对镇馆之宝《急就章》碑进行讲解的《松江急就章碑》青少年AR系列社教读本,大家沉浸书海,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感受历史

香港都会大学获赠张爱玲手稿及书信 将建数码典藏推动研究

中新社香港2月12日电 (记者 韩星童)在知名作家张爱玲逝世30周年之际,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和姐姐宋元琳12日向香港都会大学捐赠一批珍贵文献和张爱玲遗物。这批物品达数千件,含张爱玲的手稿、个人物品、与挚友宋淇和宋邝文美夫妇(宋氏姐弟的父母)等人的书信等。2月12日,香港都会大学举行仪式,接受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及宋元琳捐赠的张爱玲手稿、个人物品等数千件珍贵文献和遗物。图为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

育秀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秀出中国范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深入挖掘书信文化,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面向全校发起新学期交友活动——给陌生伙伴写一封感谢信。2月13日上午,学校操场飘起红包雨,老师和同学们高高举起手中的书信红包,“携手筑梦,智绘未来,新学期里的中国范儿”开学典礼拉开序幕。在开学典礼上,带有非遗韵味的原创舞蹈《唐宫月宴》带师生们穿越盛唐,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的志愿者团队,在假期里积极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

新学期第一天,育秀小学师生互换“红包”

“有人要换红包吗?”蛇年从“蛇牛”开始。开学第一天,育秀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春祝福活动,全校师生带着准备好的祝福书信“漂流”在校园的各个场所,共同交换祝福,这些美好的祝愿,真诚的分享,充盈着校园的每一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 新学期第一天,育秀小学师生互换“红包” 新学期第一天,育秀小学师生互换“红包” 新学期第一天,育秀小学师生互换“红包” 新学期第一天,育秀小学师生互换“红包”

“中国科学家手迹展”在北京科学中心展出

1月22日,“纸短情长——中国科学家手迹展”在北京科学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市科协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携手主办,生动展现了40余位杰出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吸引了众多科技界人士、文化学者及公众关注。展览以“情”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了“入党心声”“建言献策”“往来书信”“工作手稿”四大展区。展品包括85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7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科学家手稿,包括书信、笔记、书法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