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

贵州剑河: 苗乡里的“二月二” 非遗民俗迎“丰年”

好年景,春开头。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贵州省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二月二”,苗族同胞们齐聚一堂,举行祭桥、踩芦笙、苗族多声部情歌对唱等传统民俗活动,缅怀祖先、相互祝福,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基佑村村民从寨门出发进行祭桥巡游。村民们身着苗族盛装祭桥巡游中。中午时分,村民们身着苗族盛装,肩挑红蛋、糍粑、米酒等土特产,从寨门出发,进行祭桥巡游。队伍的最前列芦笙开道,浑厚有力的芦

故乡里的中国|成为“长辈”后,父亲对磕头拜年不再有执念

今年农历新年,是父亲不用出门磕头拜年的第二年。父亲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的乡下,老家地处胶东半岛与鲁中地区交界。虽然青年时期搬到了城市生活,但农村的年俗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磕头拜年就是那片土地上的年俗:每个年初一的清晨6点,家族中的年轻人陆续聚到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家中。待到人齐,一行人从这位长辈家中开始,结队去到村子里各个同族长辈家中,向他们行跪拜礼。拜年的多数是家族里的子辈与孙辈,接受拜年的则

故乡里的中国 | 开在山顶的咖啡馆

82公里,是都市和一家咖啡店的距离。这段距离不算远,天气晴朗时,坐在这家咖啡馆门口的观景吧台旁,目光沿潮白河一路向西南,就能看见北京市中心地标建筑的轮廓。2025年农历大年初一,暮色中的咖啡馆。新京报记者刘思维 摄它也不算近。驾车1小时到山脚下,花50元买一张景区门票,再花半小时爬上山顶,换成公共交通最快也要3小时。咖啡店从2023年5月起开业至今,店主王凡在吧台后目送客人来来往往。有人把这里当成

故乡里的中国|我的母亲不催婚

【开栏语】又是一年还乡时。我们本从五湖四海来,现在,又要回到五湖四海去。乡音未改,故人不远,高堂在侧,晚辈绕膝,那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的心之所系,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人生有根蒂,我们重新打量来时的路,重新打量生命的印迹。就让我们回到真实的世界,回到脚下的土地。我们的悲欢喜乐,都与这片土地如此贴近。我们去寻找家族故事里消失的女性,和母亲谈谈心,和父亲聊聊过年的民俗,我们去回访骑行回家之后的老汉,也

故乡里的中国丨寻找家族故事里消失的女性

过完年,爷爷就91岁了。他身体不错,热情健谈,尤其喜欢回忆过去。去年,我对家史生出兴趣,就跑去爷爷家,想知道家谱在哪里。爷爷从生锈的铁盒子里掏出一片纸,说这就是“家谱”了。纸像从笔记本里随便撕下的一角,是长条形的,很轻。可是它的分量很重,是他和9个兄弟姐妹的姓名。其中有4个后面跟着“女”字。其中两个女孩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具体原因不详。爷爷说,那个年代天花、霍乱、鼠疫太多了。另外两个活下来的是爷

“这里,也是我的家!”

【连续报道】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傅强2月2日清晨,阳光仿佛为远山近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定结乡拉强村村头,老阿妈普赤刚推开羊圈门,就见不远处有个身影手提大包小裹朝自己走来。“我来走亲戚啦!再过不久就是藏历新年,祝阿妈普赤啦(“啦”,藏语后缀,表示尊称)一家新年幸福、扎西德勒!”定结乡人大副主席冯晓东放下了手里的大米、面和食用油,喘着粗气说,脸上洋溢着快活的笑容。这些天,冯晓

故乡里的中国|我的家乡山西晋城,挤满了参观古建的游客

大年初二,我前往高平米西村的铁佛寺参观。米西村堪堪能容许两辆轿车错身而过的村道上,人群、电瓶车、小汽车形成一股巨大洪流。在我的印象中,过去这里只有农户与田野,铁佛寺不对外开放的。我的同学中不少是高平人,也都没有听过它的名号,就连村上的老人,也是在多年前透过门缝,窥见过释迦牟尼和二十四诸天的神像。这些怒目圆睁的神像伫立百年,终于在去年首次开门迎客。2024年8月,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据不完全统

发展研学游 抱团“搞事业”

清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从薄雾中醒来。这天又是研学团前来参观的日子。在村里的初心小院,老党员马培清正热情地讲述村子的发展故事,研学团的小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小山村怎么变成“大课堂”?背后有个中益乡的创业故事。中益乡党委书记刘登峰介绍,乡里所辖7个行政村过去均是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后来都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但各村单打独斗、发展乏力。如何才能握指成拳、形成发展合

故乡里的中国|家族“彩礼”史:从一篮馒头到18.8万“标配”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地区,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的地方。这里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但却被互联网贴上了“观念保守”的标签。“保守”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高价彩礼。在半个世纪以前,这片土地上并没有“高价彩礼”现象。我父亲在1978年结婚时,民间用的词是“聘礼”,所谓礼物不过是几尺布或一篮馒头。2007年,我大姐出嫁,当时彩礼是3300元钱。2017年,二姐出嫁,彩礼已经普遍到6.6万元了。今年,同族兄

开春,我们这么干!

王永胜。木巴拉克·达吾提。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摄陶喜明。叶加庆(左)。  黄志伟摄陈建友。  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徐 斌。今年要努力拿一等奖■ 王永胜 河北邯郸 种粮大户我在邯郸市曲周县盛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我们县曾是出了名的“盐碱窝”,王庄村更是重碱区。老辈人流传着一首民谣:“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1973年,为了改变曲周28万亩盐碱地的荒芜面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