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

万亿中医诊疗赛道“真香”?上市药企竞相布局 行业存在较大整合空间 |行业观察

财联社1月18日讯(记者 张良德 王俊仙)随着固生堂(02273.HK)上市和问止中医提交港股IPO申请材料,上市公司和资本对于中医诊疗赛道的关注度日渐提高。继多家中药上市公司向中医馆行业延伸之后,粤万年青(301111.SZ)于近日推出了行业内首家医疗综合体。在中药企业“热情”参与下,中医馆行业是否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粤万年青外,中医诊所行业龙头固生堂也开始在潮汕地区进行选址,健民集团(6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已有约4.2万个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十四五”行动计划中,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0余亿元支持中医馆建设。中医馆基础建设实现“从无到有”。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已经增加到4.2万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展。(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孙金

(图表·漫画)中医药服务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4日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共有约4.2万个,中医馆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新华社发 曹一 作

万亿中医诊疗赛道“真香”?上市药企竞相布局 行业存在较大整合空间|行业观察

对于中医馆行业的发展,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医医疗服务赛道内玩家众多,行业呈现小散乱格局,未来有很大的整合发展空间。中成药企业在本地的知名度使其品牌宣传具有优势,但药企的经营管理方式与中医馆仍有较大差异,两者的理念、制度应有所分离才能做好。又一家药企“重金”入场近日,财联社记者走访了粤万年青新开的国际医疗港项目。不同于其它药企的单体中医馆,该项目坐落于广东汕头市龙湖区华银国际大厦裙楼的一至六层,是一

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国家中医药局积极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国家中医药局积极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新华社记者田晓航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已有约4.2万个,目前已培训约4.6万名中医馆骨干人才……日前举行的中医馆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一组数字让全国政协委员唐旭东深感欣慰。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康。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好政策,然而,唐旭东在调研中发现

(图表·漫画)成为健康“守门人”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14日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共有约4.2万个,中医馆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中山社区中医馆100%覆盖

71岁的凌姨第4次来到社区中医馆,做中医针灸。像她一样,不少街坊来到中山市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中医馆,根据主治医生建议,享受针刺、火罐、刮痧、推拿、灸法、穴位敷贴、中药熏洗等中医服务。这样的场景,在中山所有镇街都得到了实现。自2023年起,中山在全省较早建成“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四大片区均设立区域中医类别医院,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医院和社区中医馆100%全覆盖。中山打造

中医药成为守护群众健康重要力量

本报北京电(记者陈静文)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专题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该局在中医馆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我们一直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措施支持中医馆建设。”医政司副司长邢超说。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部门联动。将中医馆建设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局,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党中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已有约4.2万个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田晓航)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共有约4.2万个,中医馆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来自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3000余个中医馆;如今,中医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展。同时,中医馆内涵提

步行15分钟内 居民看上好中医

在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电针治疗。 71岁的凌姨第4次来到社区中医馆,做中医针灸。像她一样,不少街坊来到中山市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中医馆,根据主治医生建议,享受针刺、火罐、刮痧、推拿、灸法、穴位敷贴、中药熏洗等中医服务。这样的场景,在中山所有镇街都得到了实现。自2023年起,中山在全省较早建成“市—区域—镇街—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四大片区均设立区域中医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