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

河北秦皇岛:龙舞山海 喜迎“二月二”

3月1日,“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开启。来自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舞龙队伍相继表演,寄寓着人们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图为“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活动现场。孙航 摄  图为“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活动现场。王金磊 摄 图为“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活动现场。孙航 摄 图为“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活动现场。孙航 摄 图为“二月

(新春走基层)浙江湖州百叶龙舞动澳门

中新网湖州2月2日电(胡丰盛 姚玲利 蒋璐)近日,2025农历新年花车汇演在澳门西湾湖广场启幕。湖州长兴百叶龙跨越山海,为澳门市民及游客奉上新春文化盛宴,与此同时,湖州和澳门作为“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也谱写出内地与澳门文化交流的华彩篇章。当天晚上八点,2025农历新年花车汇演拉开帷幕。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百叶龙“苏醒”,随着鼓点翩跹起舞,忽而聚合成莲池盛景,忽而幻化为蛟龙出海,引得现场观众阵阵

新春走基层|浙江金华:板凳龙舞闹元宵

新华社杭州2月11日电 题:浙江金华:板凳龙舞闹元宵新华社记者李平正月十三的夜晚,地处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当晚6点开始,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阵阵响亮的炮仗声,一条由100多节板凳聚合而成的长龙流光溢彩,格外显眼。“这是我们闹元宵的民俗活动——板凳龙。”虎岩村党支部书记王基林说,板凳龙闹元宵民俗在当地已有300多年历史,并分别在正月十三和农历二月二各举办一次。其中

洛带龙舞、金沙灯展、夜游锦江……成都春节期间非遗玩法多

■ 2025年“春节”,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成都市民和游客迎来了一个充满“年味儿”的非遗文化盛宴。■ 2025年的成都春节不仅有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项目,让市民及游客在感受传统魅力的同时,也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乐趣。■ 舞龙、灯会、年画、年席……这些传统年俗不仅凝聚着民族特色与智慧,也承载着人们的文化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春节期间,在明湖市集上活跃着一支舞龙队,他们生龙活虎,刚劲有力,很多市民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 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王平 摄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吉祥中国年|中国龙舞起来

(文化中国行)百年码头龙舞起 黄河岸边赏龙灯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1日电 题:百年码头龙舞起 黄河岸边赏龙灯中新社记者 张玮乍暖还寒的清晨,裹着棉袄的游客和村民们早早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村文化广场上,摸龙头、捋龙须,沾福气。“龙灯鼓”声响起,年轻的龙舞艺人将百余斤的长龙扛起,或昂头,或摆尾,蜿蜒畅游在人群中。“龙灯鼓”声落下,可清晰听见黄河深处隆隆的冰裂声,成为龙舞的尾奏。“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之后,年才算过完。”河口龙舞第三

文化中国行丨火龙、板凳龙、百叶龙……来看不拘一格的龙舞之美

舞龙又称“龙舞”“耍龙灯”,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之际,很多地方都会通过舞龙表演,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龙舞庆新春,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起来感受龙舞飘逸壮美的魅力。中国龙舞之美:走云连风 行气如虹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相关记载,“鱼龙曼延”就是有代表性的舞龙表演,旨在祈福新的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狮舞龙舞闹元宵,精彩非遗项目亮相北京中轴线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蛇年新春,2025“京彩中轴线 非遗过大年”系列非遗特色春节庆祝活动在北京中轴线举行。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午,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至鸟巢南广场热闹非凡,北京的狮舞(白纸坊太狮)、浙江的龙舞(浦江板凳龙),还有福建的连城姑田游大龙和陕西的老庙老鼓汇聚北京中轴线之上,为大家献上喜庆热闹的表演。2月12日,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至鸟巢南广场,浙江的龙舞(浦江板凳龙)正在展演。

非遗技艺精彩上演 沈阳故宫年味浓

欢快热闹的满族秧歌、金龙飞腾的龙舞表演、精彩开唱的传统戏曲……今年的春节假期,沈阳故宫里上演非遗技艺,充满浓浓年味。大雪过后的沈阳故宫,白雪镶红墙,美不胜收。大政殿前的广场上,秧歌演员们身着喜庆、艳丽的服饰,头戴缨帽花冠,在锣鼓声与唢呐声中欢快舞动。抚顺地秧歌表演。(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据介绍,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主要流传在今辽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是一种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极为浓郁的舞蹈形

多地非遗在京展演 上演民俗大戏

春节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共同举办“民俗展演闹红火,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沽飞镲、延庆旱船、普宁英歌、天桥中幡、京西太平鼓等精彩上演。据了解,本次活动还将于正月十四、十五精彩继续,狮舞、龙舞、左权小花戏等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活动将轮番上演。作者:孙蕾、许盛业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