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

冰雪运动“燃”起来 你期待的亚冬会是什么颜色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启幕。亚冬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现冰雪运动、冰雪文化与冰雪经济的多彩画卷。接下来循着五种色彩,一起走进活力四射的东北冰雪世界。五彩亚冬缤纷世界,白色,是冰雪的原色,承载着速度与激情;红色,象征着奋斗精神与文化传承;黑色,源于黑土地,承载地域文化与创新科技;绿色,寓意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希望;蓝色,代表着开放与团结,推动亚洲携手共进。亚冬会倒计时5

“冰雪搭台、粮食唱戏” 当亚冬邂逅黑土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此刻正在哈尔滨激烈进行,这场冰雪盛会不仅点燃了亚洲的体育热情,更成为黑龙江粮食产业展示与发展的新窗口。作为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以亚冬会为契机,将“黑土粮仓”的优质农产品融入赛事服务、文旅消费和品牌推广中,书写了“冰雪搭台、粮食唱戏”的独特篇章。这个冬天,当亚冬邂逅黑土地,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新闻中心美食多 当地特色当仁不让总台央视记者 郑怡哲:出差来黑龙江哈尔滨报道亚冬会,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同事,尊敬的巴赫主席、霍震霆副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中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和我夫人的名义,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圣火将在今晚点燃。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都创亚冬会历史之最。我相信,在亚奥理事

亚冬会|从“豆豆”到“滨滨”“妮妮”,亚冬会吉祥物之变折射了什么?

新华社哈尔滨2月13日电 题:从“豆豆”到“滨滨”“妮妮”,亚冬会吉祥物之变折射了什么?新华社记者王恒志、王君宝、董意行哈尔滨亚冬会将近尾声,一对东北虎吉祥物“滨滨”和“妮妮”在赛场内外持续圈粉,各类周边产品销售火爆。这是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可能很少人知道,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吉祥物居然是一种“植物”——以大豆为原型的“豆豆”。从“大豆”到“东北虎”,吉祥物的变迁,某种程度上也是这块黑土地

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记者手记:以投融资改革为水利发展增添“活水”新华社记者魏弘毅松软肥沃的黑土地,怎样跟水利投融资创新联系在一起?记者日前的一次东北之行,找到了答案。近日,全国首单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在辽宁省抚顺市签约。出让方抚顺市抚顺县人民政府与受让方企业签订协议,交易抚顺县海浪乡杨木村、转山村5条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16.7亩,交易额167万元。交易资金主要用于侵蚀沟

筑牢国家“大粮仓”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全球各地的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保护好我国黑土地这一宝贵资源?如何让其永葆活力?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东北四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北大荒农垦集团围绕黑土地保护,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改良培肥、

黑土地、黑科技、黑色资源 一起了解亚冬会里的黑色密码

黑色,是亚冬会会徽中的主体颜色标志,也代表了再次主办亚冬会的哈尔滨这座冰城的特色资源,即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今天就从黑土地、黑科技、黑色资源的转型带大家了解亚冬会里的中国脚步。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探访运动员村,探寻这些“土生土长”的特色食材如何演绎“黑土新韵”,看黑龙江如何用“舌尖上的创新”款待八方来客。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这里是本届亚冬会的运动员村之一,华旗饭店,也是最早开村、服务时间最长、入住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冰雪热”“尔滨热”和“中国热”

2月7日,焰火在开幕式分会场上空绽放。当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新华社 图新春好时节,冰雪迎盛会。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热情邀约:“欢迎大家畅游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祝愿大家“在这里留下美好难忘的冰雪记忆”。欣逢盛会,不妨以“冰雪热”“尔滨热”“中国热”三个关键词,赴亚冬之约,享冰雪之美,解发展之道。“冰雪热”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让浙江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让浙江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财联社2月14日电,浙江省委书记王浩13日下午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要下功夫打通科技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效果明显 今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亩产789.4斤,比上年提高10.2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基础支撑。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放松。2025年如何继续做到稳产丰产?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为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目标的有力抓手,助力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推动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