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华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具有坚实基础
科学研判下阶段经济走势,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困难和挑战,又看到优势和机遇;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大势、认清主流。 当前,全球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外溢影响持续,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地缘政治冲突变数较多,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犹存,一些领域风险有待化解,向好基础仍需加固。针对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2024年中国经济回望④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党对就业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春节将至,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开展“送福迎春节 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送上围巾、手套等防寒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新时代新征程,财政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把握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正确认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要从全球、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发展变化,找准改革所处的历史方
总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表现。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0%,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下降0.2个百分点。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面临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为什么能够保持稳定?回答这个问题,既要把就业放到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观察,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服务业恢复的带动效应以及稳就业政策的对冲效
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加快落实主要改革举措,加快实施存量政策,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提升了发展活力,增强了内生动能,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今年国庆假期,我国文旅市场延续了火热的势头,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文旅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图为2024年10月1日,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拍照留念。新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经济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起点,更是新的社会矛盾运动。运用历史经验,把握现实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若干重大关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