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

中新社雄安2月25日电 题: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陈林白洋淀于雄安,如西湖于杭州。而淀中随风摇曳的坚韧芦苇,是本地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亦是外来游客眼中的“新城印象”之一。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白洋淀的芦苇是生活的场景,也是艺术的意象。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一书写道:“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

京城水暖

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北京市境内的湿地、河湖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栖息地。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

从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解码雄安生态治理路径

白洋淀于雄安,如西湖于杭州。而淀中随风摇曳的坚韧芦苇,是本地人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亦是外来游客眼中的“新城印象”之一。著名作家孙犁笔下,白洋淀的芦苇是生活的场景,也是艺术的意象。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一书写道:“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140多个淀泊相连、数千条沟壕水道纵横的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而

京城水暖

随着天气回暖,大批斑头雁、灰雁、野鸭等鸟类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面嬉戏、觅食。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北京市境内的湿地、河湖成为许多野生鸟类的栖息地。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水鸟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湖泊内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