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守护鸟类生存家园 南昌警方全链条打击非法捕鸟行为

中新网南昌2月26日电 (记者 李韵涵)26日,记者从南昌市公安局获悉,南昌公安“清网护鸟”专项行动共配合有关部门拆除清理网具808副,并集中排查整治野生鸟类栖息地57处。据了解,为严厉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守护好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南昌警方于2月12日全面开展“清网护鸟”专项行动,采用“清缴—巡防—打击—宣传”四位一体工作法,全链条、全方位、多举措打击非法捕鸟行为,守护鸟类生

广东越冬水鸟数量稳定增长

本报广州2月10日电 (记者李纵)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广东日前已完成2025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共监测到越冬水鸟超88种,约12.9万只。与2024年监测结果对比,50余种水鸟数量有所增加,总数量增长近1.5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数量均是2024年数量的3倍以上。另外还在湛江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燕鸻的身影,这是该物种在广东省的首次观测记录

厦门马銮湾发现包括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鸟类尸体,当地:等化验结果出来才能定性死因

▲网友提供的相关现场照片近日,有网友向红星新闻爆料称,在厦门马銮湾发现多只野生鸟类死亡,其中有两只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在其提供的现场图片上,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在一湿地边上,有多只鸟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其中有两只鸟外形与东方白鹳十分相似。据了解,东方白鹳野生种群数量仅有7000至9000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等级,我国于1989年将其列入了中国一级重点

广东持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 国家湿地公园27处

中新网广州2月1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林业局2月1日消息,截至目前,广东省共建成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43处,国家湿地公园27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开展“小微湿地+”试点建设27处,湿地保护新格局正在稳步形成。2025年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暖冬里的惠州好招楼湿地公园,

福建省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政和八闽鸟” 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新闻发布会现场。(邓佳惠 摄)2月13日,“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会上介绍,2024年,政和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又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命名为“政和八闽鸟”,时代距今约1.50亿年。《自然》期刊(Nature)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政和八闽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将改写鸟类起源的认知。该项成果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罕见!突然现身南昌

日前,记者获悉, 专家在南昌县塔城乡水岚洲开展冬季鸟类调研时,发现一只十分罕见的白化斑嘴鸭。白化斑嘴鸭展翅 (南昌观鸟指南 供图)据介绍,此次冬季鸟类调研累计观察到鸟类10目22科41种,这些鸟类中,除了鄱阳湖区常见的冬候鸟外,还出现了大量珍稀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和白琵鹭。这些珍稀鸟类的现身,充分展示了水岚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研首次在水岚洲

福建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政和八闽鸟”

今天(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要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3日在《自然》发表。该化石于2023年1

青海首次监测到黑颈鹤越冬

中新社西宁1月17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17日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今年该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灰鹤等鸟类在青海越冬。近期,青海省林草局等单位对青海26个水鸟分布区域开展了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历时十天,监测里程3087公里,共监测到越冬水鸟6目10科42种57298只,较2024年同期监测的越冬水鸟6目9科38种21675只的结果相比,数量增长了164.4%。青海省作为重要候鸟迁徙通道,

“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2月13日,“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也是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据推测,政和八闽鸟的体形接近今天的凤头鹦鹉,体重约100多克,生活在类似湖边沼泽的环境。政和八闽鸟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现代鸟类的身体构型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鸟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