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可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2月27日,杭可科技发布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8亿元,同比下降23.74%;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62.95%。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导致的汇兑损失增加。编辑 岳彩周校对 杨许丽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白皮书发布!填补数据中心消防安全应用行业性技术文件空白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2月20日,中国消防协会在京举行《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消防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仪式暨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技术论坛。中国消防协会科技服务部高级工程师南江林表示,白皮书填补了数据中心消防安全应用行业性技术文件的空白。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成为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中国消防协会:提升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消防安全水平 中国消防协会日前在北京发布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消防安全相关报告,提出全链条、系统性消防安全解决方案,聚力提升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消防安全水平。数据中心作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放电倍率高,是数据中心电源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系统性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本质安全和应用安全,对保障数据中心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这份报告提出,锂离子电池优先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 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为了应对锂电池老化、衰减等问题,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退役≠报废 新能源车旧动力电池如何变废为宝?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多大?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那么,退役就等于报废吗?新能源车旧动力电池如何变废为宝?首先来了解一下,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杭可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2.95% 【杭可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2.95%】财联社2月27日电,杭可科技(688006.SH)公告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8亿元,同比下降23.74%;实现净利润2.99亿元,同比下降62.95%。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导致的汇兑损失增加。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打一针"可延长锂电池寿命,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状态 2月13日,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主刊上发表,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接受“一针注射治疗”,就能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的状态。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锂离子载体分子,这种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通过打针方式注入废旧衰减电池中,实现容量的恢复。这种对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而不是“宣布死亡”的方式,为退役电池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式。电池中活性锂离子由正极材料提供,锂离子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杭可科技:2024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62.95% 杭可科技2月27日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8亿元,同比下降23.74%;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降62.95%。主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导致的汇兑损失增加。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新华全媒+|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科研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 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为了应对锂电池老化、衰减等问题,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