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

新华全媒+|“适老号”抵达!“银发经济”擦亮荆山楚水

夜色渐浓,光影错落,湖北省荆门市园博园的草坪上,百张圆桌依次排开,来自四川的850余名“银发游客”围坐其间,品尝着盛满荆楚美食的簸箕宴。以天为幕,以地为席,花鼓戏唱腔与四川方言交织,粉蒸肉的热气混合着米茶的清香。连日来,来自成都、雅安的老年游客,乘坐“适老号”专列,奔赴湖北,在武汉、荆门、十堰等地乐享明媚春光。“一来就感受到了荆门人的热情厚道,尤其是特意准备的簸箕宴,就像我们四川的坝坝宴一样,巴适

(新春见闻)“银发经济”节前升温 养老行业“新职人”频爆单

中新社南宁1月22日电 题:“银发经济”节前升温 养老行业“新职人”频爆单作者 张广权 肖景凤临近春节,“银发经济”持续升温,与之相关的“新职人”迎来业务爆单季。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岁的沈宗燕拿着就诊单穿梭于各个科室,协助老人排队缴费、取药......引导完成各项检查,并以拍照或视频的方式反馈给老人家属。“快过年了,医院迎来就诊高峰。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他们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找我们

商务部等9单位: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

人民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日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行动计划》从

银发旅游列车将增开,去年银发人群出游订单同比增长22%

日前,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下称《计划》)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计划》明确,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包括完善旅游列车运行保障机制

太贴心了!“银发列车”有啥服务?能去哪儿?看完转给咱爸妈→

世界那么大,坐上“银发列车”,老年人也想去看看。今年首趟“乐游长三角”“银发列车”于2月14日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沿杭台高铁前往嵊州新昌,载着老年游客春日错峰出游。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22.0%,老年人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应对这一需求,今年年初,商务部等九单位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围绕增加“银发旅游列车

国铁集团:到2027年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将达2500列以上

在今天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将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将达2500列以上。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针对老年游客特点,通过旅游列车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有效改善硬件条件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到2027年,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160组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型专用车组,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达

如何大力提振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4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为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效支撑。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2024年,大宗消费增长比较迅速,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016元,比2

银发列车让老年人更舒适地追寻“诗和远方” 这份出行“锦囊”请收藏↓

央视网消息:世界那么大,坐上银发列车,老年人也想去看看。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年首趟“乐游长三角”银发旅游列车,这趟列车2月14日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沿杭台高铁前往嵊州新昌,载着老年游客春日错峰出游。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老年人对旅游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正是为了应对这一需求,今年年初,商务部等九单位发布《关于增开

刚刚出炉!2024年十大流行语,你知道几个?

2024年超火网络用语有哪些?每年末流行语盘点成为网友的一份期待今天(12月2日)《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1. 数智化; 2. 智能向善; 3. 未来产业; 4. city不city; 5. 硬控; 6. 水灵灵地XXX; 7. 班味; 8. 松弛感; 9. 银发力量; 10. 小孩哥/小孩姐。 据《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介绍, 评选原则坚持语言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