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

记者体验“钢轨医生”的一天

铁路探伤工被称为“钢轨医生”,探伤仪是她们确保铁路安全的“听诊器”。钢轨探伤仪的探头向钢轨发射超声波,仪器通过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判断“伤情”、听出隐患。近日,记者来到长春工务段,体验作为“钢轨医生”的一天。记者:姜赛 司晓帅 姜明明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铸就强国复兴钢铁脊梁

铸就强国复兴钢铁脊梁《求是》杂志记者 旷思思 辽宁日报记者 张 颖深秋时节,驾车驶入辽宁鞍山市区,行至五一路立交桥上,远远就看到一片“钢铁森林”,那便是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鞍山基地主厂区。蓝天白云下,巍然耸立的高炉、高低错落的管道、鳞次栉比的厂房,静静诉说着岁月的荣光。置身厂区内,实时滚动的数字大屏、奔涌而出的炽热钢水、快速移动的火红钢板,处处涌动着澎湃的活力。鞍钢作为新中国最早建

青藏铁路上的“探伤”车:精确检测钢轨伤损

2月19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内,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工务段探伤车间工作人员在“天窗”期为铁路钢轨进行“探伤”作业。重达600斤的双轨“探伤”车以不超过12公里/小时的时速匀速行进,工作人员通过观测屏上的彩色信号波纹,精确检测钢轨伤损。2025年春运期间,“探伤”车累计完成近900公里的线路检测工作。图为工作人员查看波形图。韦鹏程 摄2月19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

(新春走基层)广深线上的“守望者”:为春运安全“点灯”

中新网广州1月18日电 题:广深线上的“守望者”:为春运安全“点灯”作者 郭军 陆省省1月17日凌晨,皓月当空,寒风拂面。空旷的广东东莞常平站站场内,南来北往的列车,载着团圆渴望呼啸而过。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樟木头线路车间常平线路工区的工作人员在线下等候“天窗点”的来临。0点30分左右,对讲机传来广深Ⅰ、Ⅱ线封锁的消息。工长景建明带了一组人去复核广深Ⅱ线一处晃车问题,剩下一组人则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

妙手匠心 探伤“神医”

3D打印机、等离子切割机、无刷锂电扳手、冷焊机、工业高清电子显微镜……2月7日,走进齐齐哈尔工务段探伤车间广权创新工作室,各型研发设备在工作室的一侧整齐排列,门口的荣誉墙上挂满了奖牌,寂静的房间里不时发出滋滋的电焊声,徐广权聚精会神的维修着一台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徐广权是齐齐哈尔工务段探伤车间检测工区的工长,工区现有职工6人,负责着海拉尔、加格达奇和齐齐哈尔3个段共计350台钢轨探伤仪器的检查、校准

【新春走基层】春运钢轨“心电图”:“女探花”守护的平安轨迹

塞上江南,银装素裹。包兰线上,汽笛声阵阵。“小韩,你看这个波形,是不是有点异常?”一眼望去,办公桌上铺满各种资料,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波形图闪烁跳动,红、绿、黄、蓝等多种颜色交织在一起……1月24日上午10点,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回放工区里,7名女青工身着工装正在忙碌中。她们是探伤数据回放员,被大家称为守护钢轨“心电图”的“女探花”。为确保探伤作业

我的铁路风景:钢轨上的“箱子” 满载国与家的至爱深情

“箱子”,在春运的宏大叙事里,绝不只是简单容器,更是情感与发展的生动映照。在“我的铁路风景中”活动中,一个个“箱”被形象化、具象化。游子手中的箱,装满亲情;货运飞驰的箱,载着经济;跨境往来的箱,映着时代。“箱”的故事,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通向国家的繁荣昌盛。游子手中的箱,装满家的眷恋,是“家”的具象化延伸。春运时,辽宁沈阳的赵惠竹要返程,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每一样都是家的味道。在云南剑川县,杨淑

微纪录片|沙棘扎根处

山西吕梁山间的太兴铁路,是革命老区百姓出行的重要铁路通道。岚县综合维修车间肩负着这条铁路中近200公里线路以及129组道岔的养护重任。在这里,即将退休的老工长带领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线路工,似沙棘般扎根山间,守护铁路安全。霍高能,工务“新苗儿”,甘肃小伙,扎根岚县,无畏恶劣天气,打磨钢轨、防洪防断,护列车周全,刚来工作便夺得“工务专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要强却也不舍得师父离开;刘工长,工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