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上新→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发现墓葬和葡萄园遗迹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布:2024年,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新进展。考古队在遗址东坡发现了2条葡萄沟遗迹,在遗址所在山岗的东面和南面发现2处墓地。这些新发现,为研究中古时期景教寺院生活、景教历史发展、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当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一号墓地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北郊、火焰山南麓一座山丘上,面积约2500平方米,年代为唐代至元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山西陶寺遗址和晋阳古城遗址入选中国首批重要大遗址清单 中新网太原2月26日电 (记者 胡健)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并公布36个国家重要大遗址清单(第一期)。其中,山西省陶寺遗址和晋阳古城遗址在列。陶寺遗址根据遗存复原的观象台。胡健 摄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遗址,也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从1978年首次发掘至今,该遗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日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草堰港遗址项目负责人甘恢元介绍,草堰港遗址位于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圩北侧,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体年代距今7200—6900年。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探访甘肃甘谷峭壁之上的大像山石窟 2月27日,记者探访了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处峭壁之上的大像山石窟。航拍视角下,这座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躯体宏厚高大,面相庄严。大像山石窟中的佛身高23.3米,肩宽9.5米,位于海拔1516米、高于地面200米的崖窟内。大像山现存洞窟22个,木构建筑15处,有800平方米栈道将各石窟相连,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大像山石窟。戴文昌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通航+旅游”让工业遗存“变废为宝”,浙江建德低空经济腾飞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征程中,产城融合如同织锦匠人,以产业之丝,城市之线,细密交织,编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斑斓盛景。浙江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如今,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崛起一座与蓝天结缘的特色小镇——建德航空小镇。高空跳伞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陕西太阳包遗址发现西周时期遗存 中新网西安1月17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7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旬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田野调查一组近日在蜀河太阳包秦汉遗址进行复查中采集到少量红陶器残片,经文物专家初步认定属于西周时期历史遗存,可辨器型有西周陶鬲、陶盆、陶罐等,另外在遗址表面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秦汉时期板瓦、筒瓦、灰陶片、加沙红陶等陶器残件,其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蓝纹、网格纹等,以及南北朝时期的花纹砖等。图为标本照片。陕西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百年侨批信局焕新颜 在侨乡福建泉州的王宫社区,王顺兴信局旧址主体建筑——船楼历经数个月修缮,于近期完成修缮加固工程。这座承载着侨批记忆的闽南建筑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它的百岁生日。“王顺兴信局浓缩了闽南侨批信局诞生发展的历史。”泉州市鲤城区文保中心主任林志福介绍,作为福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侨批信局遗址之一,王顺兴信局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由书房、奇园、船楼三部分组成,是见证福建省华侨史、邮政史、金融史的重要史迹。1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