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良渚博物院外籍讲解员麦安琪:我与博物馆有个约会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麦安琪在大学时期主修中文和东方学。最初从课堂了解的“良渚”二字,随着她2015年定居杭州,变为真切可感的实景。这也开启了其与中国博物馆的故事。麦安琪对中国考古文化颇感兴趣,逛博物馆是她的一大爱好。她说,之前参观良渚博物院时,她收到工作人员邀请——“有兴趣成为讲解员吗?”,她当场就报了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恭王府两大新春展亮相 (记者 姜东)2025年1月22日,“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展。同时,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御瓷凝瑞——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吉祥动物纹瓷特展”近日也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以“乙巳·年画过年”为主题,精选百余幅馆藏年画,涵盖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陕西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中国考古博物馆呈现最早陶片和玉器 1月27日,“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厅开展,展览全面展示对陶器、玉器、青铜器、纺织品的科学研究成果与文物保护技术,并专门设置实验室考古展示区域,让观众近距离、真实地感受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魅力。本次展览是中国考古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览通过窑火万年、璞玉良工、吉金奇技、服锦华章、匠心妙手五大单元,全面展示对陶器、玉器、青铜器、纺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长江中游最早古稻田!湖南考古又有重要新发现 李家岗遗址灌溉沟及田块湖南又有稻作农业起源重要新发现。1月18日,2024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举行。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家岗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李意愿透露,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重大项目、常德澧县李家岗遗址发现了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一发现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把之前的发现向前推进了近2000年,是澧阳平原古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有一种信心叫风范湖南 从“借船”到“造船”,他们以书页为帆,乘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之长风,出海远航;从“手艺”到“守艺”,他们以古籍为师,复写中国非遗传统文化之浪漫,笃实守正;从“文化”到“科技”,他们以创新为翼,用沉浸式演艺弘扬时代之新风,踔厉奋发;从“发现”到“探源”,他们以保护为要,发掘三湘大地史前文明之宝库,追本溯源。信心,源于文化的气度。湖湘文化的绽放,成就了风范湖南。走向世界的湖南出版让湖湘之美在海外绽放本报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澧阳平原:担负历史使命的“湖南文明中心” 在2025年1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建设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这是针对湖南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宏亮发声,是让所有关心热爱湖南文化事业的人感到振奋的声音。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2023年,湖南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包括文物考古和保护工程、湖湘文化保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文化中国行|青铜文化遇见舞台剧 两万游客博物馆里过大年 春节期间,“博物馆热”不断升温,文博游成为许多年轻人假期出游新选择。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的首部博物馆舞台剧《因为青铜》,大年初三推出以来,已吸引两万余名游客观看。沉浸式体验舞台剧1月31日(大年初三)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首部以青铜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舞台剧《因为青铜》正式开演该舞台剧讲述了一位民女楚叶劝谏楚王将战争武器转化为和平礼器的感人故事。演出现场,灯光明暗转合,舞台起落浮沉。演员化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新春走基层|新春新气象 欢乐幸福年 新风尚助力基层治理更有效人民日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这个春节,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广方村村民屠层峰过得格外舒坦:儿子找了一份好工作,自己二次创业开了个好头。问他为啥好事成双?屠层峰脱口而出,“靠咱的好家风!”从小教育儿子要自食其力、刻苦学习,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而他自己则因为“好家风指数”高,在最困难的时候,获得了30万元免担保低息贷款,成功二次创业。在浦江县,“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成了可以被量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中国考古博物馆推出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 作为中国考古博物馆“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1月27日在北京开幕,包括1.9万年前“最早的陶片”在内,全面展示考古出土陶器、玉器、青铜器、纺织品等科学研究成果与文物保护技术,并专门设置实验室考古展示区域。本次展览分为“窑火万年”“璞玉良工”“吉金奇技”“服锦华章”“匠心妙手”五大单元,共展出精品文物古籍共125件(组)。“窑火万年”单元展出文物2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全息影像、智能机器人讲解……春节期间,泰安这家博物馆成热门打卡地 春节假期,泰安大汶口遗址博物馆以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热门打卡地,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在身临其境中探秘远古文明的魅力。走进大汶口遗址博物馆,丰富的文物展示令人目不暇接。博物馆综合运用全息影像、3D显示等形式,辅助于光、声、电等手段,结合独立展示、场景展示等方式,将大汶口文化展现在游客眼前。许多家庭选择带着孩子一同前来,近距离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春节期间,带孩子来逛一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