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给女友300多万元未还?法院判了 本报综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交友逐渐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不少人通过网络牵线搭桥觅得知音、寻得真爱。湖南高院网站2月17日转发了近日湘阴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因网络交友引发的民间借贷案件。2019年,小越与小倩在网络直播间相识,之后两人相谈甚欢,并偶有见面,很快便发展为恋爱关系。此后的某天,小倩以需要急用为由向小越提出借款,小越便向其转账20万元并备注表明该款为借款。随后,小倩多次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用捡来的手机向自己转账被判刑 本报综合 捡到他人手机后你会怎么办?想办法联系失主?交给警察?还是占为己有?捡到手机不归还,有悖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如将手机内钱财据为己有,更是犯罪行为。湖南高院网站2月18日转发了近日攸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因捡拾他人手机而引发的盗窃罪案件。被告人廖某某与被害人邓某某系邻居。廖某某途经邓某某家附近时捡到邓某某遗失的手机。因邓某某设置的密码简单,廖某某轻易试出该手机的锁屏密码和微信支付密码后,便使用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上海90后财务158次挪用公司钱款共1400余万元,月均入账80万! 2024年3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揭开了某贸易公司90后财务李某的奢靡人生。这名沉迷奢侈品的年轻女子,在18个月内158次挪用公司资金1400余万元,最终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财务监管埋隐患由于李某所在公司存在重大财务管理漏洞:四个公司账户中,两个账户的转账与审批权限竟完全由李某单独掌控。这种违反财务基本准则的岗位设置,为后续犯罪提供了温床。挪用资金初期,她忐忑不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绵阳:民警紧急叫停市民转账 阻断25万元电诈陷阱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2日电 (韩义恒)“再晚两分钟,25万元就被骗走了!”日前,绵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塘汛派出所民警王小强快速反应,与时间赛跑,迅速找到正在一步步滑入电诈陷阱的市民,成功阻止了一起电诈案件的发生。民警王小强收到群众邮寄的锦旗。 塘汛派出所供图 2月18日上午9时30分许,塘汛派出所预警系统突然传来国家反诈平台指令:辖区一名群众可能正在遭遇电诈!值班民警王小强立即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快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面对网络兼职,不轻信、不转账 公安机关发布防范提示信息—— 面对网络兼职,不轻信、不转账 本报记者 张天培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1日第 08 版) 动动手指、填填信息,就能日薪过百?工作内容轻松、时间灵活、地点随意,这样的网络兼职可以轻松赚钱?殊不知,打着“工资日结”“轻松赚钱”幌子的网络兼职背后,隐藏着诈骗陷阱。一些网络兼职者看似每天可以赚得几百块的佣金,其实隐藏着被犯罪团伙欺诈利用的潜在风险。兼职者稍不注意,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70多岁的郝女士,被骗百万元! 如果与你素未谋面又“无话不谈”的网友,声称自己是“联合国工作人员”,并向你提出需要帮助,你会相信对方吗?家住深圳的郝女士(化名)就被这样的诈骗分子迷惑,掉入了为她量身定制的陷阱,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被骗走上百万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2024年10月,70多岁的郝女士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偶然结识了一名男性网友,对方告诉郝女士,自己是联合国的工作人员,现在正在国外当战地医生。神圣的职业光环、崇高的社会地位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男子投资25万转账瞬间接民警电话:同志,你被骗了! 近日,四川绵阳,向先生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专家”。对方一步步诱导他下载软件进行“投资”。2月18日,“专家”再次联系向先生,诱骗他一次性投入250099元资金。就在向先生即将把25万元转账的关键时刻,民警王小强打来电话:“同志,你是不是正在给陌生账户转钱……”向先生猛然间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2月20日,向先生送来锦旗,落款是“已接受反诈教育的粗心市民”。来源:封面新闻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花43600元网购二手手表,“卖家”竟然没发货?! “某鱼”“某转”等在线二手交易平台的出现,方便了很多人处理闲置物品但便捷背后,交易对象是否“心怀鬼胎”你却不得而知。近日“某鱼”买家杨女士来到施甸县公安局甸阳派出所报案称被“卖家”骗了钱1.看到商品,怦然心动不久前,杨女士在某鱼二手平台上看到有人售卖二手手表,价格为43600元,因价格相较市场行情有较大吸引力,女士心动不已。2.脱离平台,单独交易随后,经过交谈,杨女士脱离平台添加商家微信,双方经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警惕!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父母账户59万元 2月11日下午,13岁的小苗(化名)在家做作业时看到手机弹出一条信息——一个群聊的二维码,对方让小苗进群找“网警”,并按要求“洗清嫌疑”。随后,那个所谓的“网警”向小苗提供了自己的相关证件,心思单纯的小苗信以为真,一下子慌了神,险些转走父母59万元。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恐吓未成年人,险转走59万得知小苗手机里没资金,“网警”要求小苗用其母亲的手机转账,并指示她在没人的地方操作。于是,小苗拿着母亲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网警提醒:如何预防被坑被骗?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网络兼职来增加收入但你知道吗?网络兼职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陷阱稍不注意 就可能被坑被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网络兼职的“坑”在哪里?01“高薪诱惑”型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日赚千元,轻松上手,无需经验!”这些看似诱人的高薪兼职,往往是骗子设下的圈套。他们利用人们急于赚钱的心理,诱导你缴纳“保证金”“培训费”等,最后卷款跑路。02“刷单返利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