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原创 特朗普还未上台,眼看斗不过中俄,先拿中国邻居“立威”,中方怕不怕?

用特朗普的话说,关税是美丽的词汇,它可以降低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增长等。美国的自私自利,让越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一众计划对越投资的外资不得不停下了脚步。据悉,受特朗普政策影响,越南重要的引资国—韩国,暂停了在越南增设工厂的机会。反应到越南身上,为制止可能下滑的经济,保证出口和就业,苏林政府罕见的对美国让利,或将采取反倾销调查,从美国进口军事装备、液化天然气、民用飞

越南渔船闯进西沙,越方反逼中国后退3步,要求放船放人,并赔钱

越南渔船闯入中国西沙海域,越方反过来逼迫中国让步,不仅要求放船放人,还想要中国赔偿损失,中国外交部仅用一句话反将一军。10月31号,越南外交部对中国发难,抗议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扣押越南的渔民和渔船,要求中国立即释放相关人员和船只,并且赔偿损失。虽然越南外交部没有具体提到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但在南海地区,越南渔民进入中国领海非法捕捞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在10月初,西沙群岛发生一起越南渔船进入中国西

越南总理主动出击,终于想通抱中国大腿!4个月前,多亏了柬埔寨

报道称,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越南将于明年年底前开始修建一条从其北部最大港口海防到中国边境的新铁路。按照范明政的话来说,要确保项目尽快实施,在设计施工时选择最短最直路线,严格的落实工程标准,以确保能够与中国铁路顺利连接。据悉,在这之前,越南刚与中国签署了共同建设三条铁路的协议,总投资约300亿美元。这其中,连接老街、河内和海防的铁路项目全长417公里,也就是此次范明政所说的,预计明年开工,2030年

在华越南师生:用中文编织两国友谊的纽带

在越南学习中文,在北京语言大学深入探索中文的奥秘,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教授越南语,对于北外亚洲学院的越南籍教师范庆聆而言,语言不仅拥有无限可能,更是深化中越友谊、为两国合作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的重要桥梁。今年正值中国与越南建交75周年。75年来,从毛泽东主席与胡志明主席亲手缔造的“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到习近平总书记与阮富仲总书记和现任苏林总书记共同确立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中越两

哪吒当起“跨国导游” 外国游客兴起“追剧式”旅游

近期,中国热门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例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吸引众多海外游客来华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打卡美丽中国。一大早,中国河口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内就排起了长队,不少游客正在有序候检通关。越南青年赵大妹和朋友相约到云南河口逛街,作为资深影迷,《哪吒2》刚在河口上映时,赵大妹就约着朋友抢“鲜”观看了。越南旅客 赵大妹:过年的时候我来到河口看过

载10人韩国渔船倾覆,5人已获救

一艘载有10人的韩国渔船12日晚在韩国济州岛西归浦附近海域倾覆,目前5人获救,其余人员情况尚待确认。韩联社报道说,济州地方海洋警察厅当地时间19时56分许接到来自这艘渔船的紧急求救信号,海警随即赶赴现场救援,发现船只已经倾覆。报道说,船上有6名韩国人,其余4人来自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包括船长在内的5人已获救。据报道,事发海域风速达到每秒18米至20米,并伴有超过3米的海浪。(新华社)

中国硕龙—越南里板双边口岸正式开通,可满足每年100万人次的出入境需求

2月27日,硕龙口岸,旅客有序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谢志帅/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宁2月27日电(吴潇潇 谢志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谢洋)2月27日11时50分,随着广西边检总站硕龙边检站民警办理完成通关手续,首位从中国硕龙—越南里板双边口岸出境的中国籍旅客顺利前往越南。硕龙口岸的开通,将成为桂西南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并起到进一步巩固中越双边关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作用。硕龙口岸1954年经国

原创 拥抱中国,柬埔寨突然宣布退群,越南25年布局毁于一旦

运河开工,军舰也收到了,拥抱中国持续享受红利的柬埔寨终于想明白了。9月20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正式宣布,柬埔寨决定退出已经达成25年的柬埔寨-老挝-越南发展三角区(CLV-DTA)合作框架。客观来说,此次柬埔寨宣布退群主要是受到内部隐患的影响,但柬埔寨做出这个决定后,却让布局多年的越南忧心不已。之所以说柬埔寨退群受到越南的高度重视,不仅仅是因为这标志着 CLV-DTA合作框架成为泡影,更预示着越南

泼墨辞旧岁,赋彩迎新春 | “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书画展——书法篇(二)

书通中外,共画未来。“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书画展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收集了众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书画作品,创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中外文化的精髓,呈现出东西多元文化汇聚的独特魅力。在2025春节临近之际,我们选取了一些新春主题作品予以展示。让我们在墨香中感受中外文化的交融,用画笔捕捉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们以书画艺术为桥梁,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携手书写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未来。作者:华轩(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