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宜都“牵手”高校共启产教融合新篇章

中新网湖北新闻2月27日电 (黎文来)2月26日,宜都市产教融合园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都校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宜都市城西片区,规划占地约420亩,总投资逾10亿元,预计2026年9月建成开学。该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与宜都市政府合作共建。整体采用“一轴两片区”布局,中轴线上,以综合楼、风雨操场为核心的礼仪轴线串联起教学功能组团;东西两侧分别规划为中职教学生活区与高职教学生活区。建成后,预

世界最大室内冰雪主题乐园开馆迎客

2月27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开馆迎客。该馆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总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馆内巧妙融合彩冰、灯光和科技互动等元素,创新打造了20余个冰雪景观区,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中新社发 于琨 摄2月27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开馆迎客。该馆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总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馆内巧妙融合彩冰

《超级课本剧之夜》:用综艺益智实现“春风化雨”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河北省委宣传部、总台河北总站联合摄制的特别节目《超级课本剧之夜》,以观众耳熟能详的课本内容为母本,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红色经典”“山川之美”四大篇章的创新设计,与舞台上下、荧屏内外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一道体味中华历史文化的独特意蕴。整场节目以“大思政”“大美育”“大语文”的协同、“名著+名师+名角”的融合,将课本内容巧妙

如何推动杭州“六小龙”等科技成果和文化深度融合?浙江宣布三方面举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2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席聪聪 记者 蒋雨彤)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总台蛇年春晚登台表演、“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接入DeepSeek……杭州“六小龙”等科技成果和文艺文旅活动产生交集,是“文化+科技”的新年新气象。未来,浙江如何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做好“文化+科技”这篇大文章?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宣布“攻克

一部将绿色低碳理念与美学完美融合的佳作——评宋明霞创作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闫世东作序,2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撰写,陈慧玲绘图、廉子健翻译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一书,前不久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传播绿色低碳生

天津实现刷社保卡乘京津城际高铁

本报天津2月26日电 (记者李家鼎)记者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月25日起,天津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正式支持刷卡乘坐京津城际高铁,实现社保卡与高铁出行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一卡畅行”新阶段。近年来,天津持续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推动人社服务、金融支付、市内交通和铁路出行“四网融合”。天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方将积极总结试点运行经验,逐步向京津冀区域其他铁路线路推广,为

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设老少融合社区,守护“朝夕美好”

人民网拉萨2月27日电 (记者 次仁罗布)“建议推动建设代际融合社区。随着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深,我们需要打破过去单独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及老年友好社区的模式,通过跨部门协作,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场所,构建代际友好社区,并探索出台相关建设标准。”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德庆玉珍通过人民网《人民建议》给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捎话”。人民网2025年“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建设平原新城:房山打造科教融合文化名区

从宿舍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车间,10分钟内步行可达。在北京房山窦店一处老旧厂房改造的产业园区中,有一家提供储能系统技术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名员工在这片10分钟路程的区域内,建起了一个从生活到工作的新圈子。在整个房山区,类似的企业还有许多。近日,北京市发布五个平原新城建设方案,以“科教融合文化名区、新质智造产业新城”为目标的房山区名列其中,绿色能源是房山区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房山区高精尖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之城 非遗之家”冰雪非遗秀——非遗+旅游资源展示与对接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非遗资源展示与项目对接展开。活动当天特别设置“非遗+旅游”交流洽谈会,北京面人郎、木版水印技艺等多个承载着冬奥记忆的非遗项目集中亮相。记者:杨淑君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产业新城”的融合生态

新华社天津2月26日电 雨水节气过后,天气乍暖还寒。在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京津产业新城科创先导区内,西诺通科(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验室里检测设备快速运转,研究人员正忙碌工作。该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业务,2023年从北京来到天津,致力建设技术研发与服务创新平台。为何选择武清?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圣向记者揭秘了“三个降低”:通勤时间大大降低,房租成本大大降低,用人成本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