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

药企赴港IPO热度持续!两家新冠药龙头进场 如何打破营收单一的困局?

《科创板日报》2月25日讯(特约记者 高青)随着港股投资热潮一波波上涌,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新将目光投向这片生物医药曾经的融资热土。近日,曾经的新冠特效药明星公司真实生物与苏州旺山旺水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山旺水”)相继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在全球新冠药物需求退潮背景下,两家公司逆势冲刺港股IPO,引发市场对原本大热的"疫情红利"药企后续融资路径的关注。格隆汇医药首席研究员杜芳对《科创板日报》记

严查集采药品质量问题,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近日,国家医保局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这是对公众关切的及时回应。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包括多名知名医院院长和科室主任在内的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

2024年29款罕见病药国内上市,中国药企研发参与度提升

2月28日是第18个国家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据2月28日北京冰桶挑战公益基金会与沙利文联合发布的《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简称《报告》),2024年,中国共批准29款罕见病药物上市,其中13款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得以加快上市。获批的罕见病药物中,除了罗氏、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武田制药等头部跨国企业外,有14款来自中国药企。在罕见病药物研发方面,全球罕见病药物研

ESG风险观察|医药行业热点频发,多家药企涉及商业贿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2月17日-2月23日,本周有418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378家,信息量增加的有323家。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涉及商业贿赂、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原研药在哪里还可以买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随着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的出炉,原研药在国内的供给情况再次引发舆论关注,有大量舆论声音认为,这意味着原研药将“退出”国内公立医院系统。不过在实际上,单把几批药品集采中原研药未中标就等同于原研药“退出”国内公立医院,尚有失偏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药品集采的持续推进,大批集采未中标的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市场份额的确出现了显著下滑。但与

惋惜!确认去世,年仅26岁

2月26日晚,渐冻症女孩陈静雯朋友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静雯已于2月22日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并表示“她已挣脱病痛的枷锁去往自由的远方”。陈静雯确诊为渐冻症后,一年里因容貌变化巨大引无数网友唏嘘。她曾说:“我不知道这个恶魔为何选中我,我以前可是1天吃5顿的大馋丫头。”此前,她曾因向蔡磊求助登上热搜。当事人陈静雯1998年出生,是湖南怀化人,因长期卧床,肌肉萎缩,一米六的个子,体重只有70多斤。陈

药企回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多个数据雷同”:已启动自查,有后续结果会公布

▲两家药企的“盐酸曲美他嗪片”出现数据重复近期,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查询发现,多家药企通过一致性评价审核的同款仿制药品,其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数值一模一样,质疑药企对药品相关实验数据造假。网友微博发布的截图显示: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两家药企,生产了规格同为20mg的盐酸曲美他嗪片。但两家药企公布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20 mg规格

26岁渐冻症网红女孩去世,确诊不到1年……

2月26日晚,湖南渐冻症女孩陈静雯的朋友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静雯已于2月22日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陈静雯确诊为渐冻症后,一年里因容貌变化巨大引无数网友唏嘘。她曾说:“我不知道这个恶魔为何选中我,我以前可是1天吃5顿的大馋丫头。”此前,她曾因向蔡磊(渐冻症抗争者、连续创业者,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求助登上热搜。据报道,2024年10月底#26岁渐冻症女生逐渐学会面对死亡#话题登上热搜。当事人陈静雯1

行业业绩整体承压,121家A股药企预亏

2月6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持平,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1%。行业业绩整体承压的背景下,A股上市药企2024年业绩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发稿时,已有257家A股上市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从预告净利润下限看,盈利面超五成,11家药企2024年净利润预计超10亿元。与此同时,有121家企业预计亏损,亏损额合计逾300亿元。(经济参考

原研药在哪里还可以买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随着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的出炉,原研药在国内的供给情况再次引发舆论关注,有大量舆论声音认为,这意味着原研药将“退出”国内公立医院系统。不过在实际上,单把几批药品集采中原研药未中标就等同于原研药“退出”国内公立医院,尚有失偏颇。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药品集采的持续推进,大批集采未中标的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市场份额的确出现了显著下滑。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