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
(新春走基层)“舌尖”民俗代代传 浙江温州特色宴席“吃”出“文化味”
中新网温州2月4日电(周健)浙江温州,拥有2000多年行政建制史。从古至今,其不仅以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吸引无数人目光,更以众多独特的美食风味让人流连忘返。春节期间,温州多地举办特色宴席,不仅带来“舌尖”年味,更是对传统民俗的保护与传承。在乐清柳市镇新桥村,十余户家庭举办保嗣酒(男嗣成人礼)。该习俗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酒席制作极其考究,“重头戏”是10盘高一尺,长、宽各6寸的高塔状凉菜,
时隔七年再重逢,《舌尖上的中国4》新春归来
2月3日,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首播。作为一部时隔七年才和观众“重逢”的国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4》的开播可谓备受关注。恰逢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佳节,第四季精心选取了美食与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七大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人间烟火与生活百态。七集分别为《绝活》《烟火》《焕发》《天作》《风物》《洞天
稳产保供不断档,新津这家企业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年味儿”→
“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我们生产的卤味产品非常受欢迎,销量呈现增长趋势,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决定春节期间不停工,在初二凌晨就开足马力抓生产。”今天(1月30日)是大年初二,凌晨1点,在位于新津经开区的四川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周黑鸭”)内,灯火通明,多条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生产工作。春节期间,四川周黑鸭部分企业员工坚守岗位,服务生产赶制订单,全力以赴保障市民“舌尖上年
西湖大学公众号开设“舌尖上的西湖”,首期美食由校长施一公推荐
“科学家至今无法彻底解释为何甜食能触发大脑的多巴胺核爆,正如哲学家想不通为什么深夜吃泡面总比米其林三星更治愈。”2月25日晚间,西湖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从今天开始,“舌尖上的西湖” 栏目正式和大家见面,首期上榜的面馆获得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推荐。西湖大学 图校方介绍,C17、C18、C19,西湖大学三个食堂门口,最近贴出一幅广告,上头写着“C19食堂民族风味档口,用心做好每一道菜,欢迎同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教育部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春季学期开展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保障师生校园餐安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重点围绕:(一)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二)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三)强化督学监督,畅通
“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舌尖上的“校园餐”反腐记
新华社南昌2月9日电 题:“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舌尖上的“校园餐”反腐记新华社记者赖星“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北宋著名学者李觏的这句箴言,时刻叩问着教育者的初心。新春开学前夕,记者随江西省纪委监委干部来到李觏的家乡抚州市,对一起“校园餐”腐败案整改情况展开回访。“学校创办于2019年,是公办义务制学校,以李觏的字‘泰伯’命名。”抚州南城县泰伯学校校长吴建华一边引路,一边介绍起学
老瓶装新酒,手中有绝活 《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的变与不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宗智时隔七年,《舌尖上的中国 第四季》在立春之日再度回归。春至,万物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包含着勉农劝耕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舌尖”系列选择此时“上新”,恰恰顺应了农业生产的节律,体现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越过节目兴衰的历史周期,《舌尖4》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首播于2012年,以中华美食为出发
在家门口享受“舌尖幸福” 社区食堂何以长久“留香”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天的一日三餐,是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全国多地推广社区食堂,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物美价廉的“舌尖幸福”。然而,部分社区食堂面临客源单一、过度依赖财政支持、经营模式单一等困境,制约了其长效稳定运营。业内人士表示,实现社区食堂长久“留香”,需综合施策,降本增效,多措并举延续居民家门口的幸福“食”光。社区食堂“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