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答记者问

央视网消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了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新标准的研制背景。答:现行中职专业教学标准2014年发布,共230项;高职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12年发布,2019年进行了修订,共757项。这些标准在指导职业学校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教学基本规范建设、深

江苏宿迁八维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模式引领高效成才之路

在江苏宿迁,八维职业教育凭借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及在教育领域二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成为了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八维职业教育也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效、快乐的学习平台,更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的实用型人才。八维教育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新三大价值”为教育目标,即教育改变人生。它坚信每个人都有潜力通过教育实现自我超越,获得更好的人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758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上新” 一文快速解读!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最新修(制)订的758项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月11日正式发布。这是依据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专业教学标准进行的大幅修订,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共758项,涉及新版《目录》1434个专业的52.9%,覆盖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82.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称:“这次新标准出台以后,它首先规定

代表通道|化雪荟:“新质”人才+职教“出海”,培育职教新业态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人大代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化雪荟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就职业教育如何进行更具前瞻性和突破性的探索,更好地培育适合时代需求的技能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化雪荟认为,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首先是时代之需。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的主平台乘势而上。化雪荟介绍,广东全省拥有93所高等职业院校,5所职教本科

湖北这所大学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9月建成开学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张小曼2月26日,宜都市产教融合园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都校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宜都市城西片区,规划占地约420亩,总投资逾10亿元,预计2026年9月建成开学。活动现场据悉,为构筑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现代职教体系,自2024年起,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宜都市政府商谈合作共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都校区。建成后,预计可容纳4000名在校生,其中中职教育2500人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发布 明确中职校外实习不超过3个月

【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发布 明确中职校外实习不超过3个月】财联社2月11日电,教育部官网11日公布了教育部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共758项,系统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新标准明确,中职学生校外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加强校内实训教学;职业本科专业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河南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培育“大国良匠”

新华社郑州2月4日电(记者韩朝阳)近年来,河南纵深推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紧密对接,构筑院校与产业衔接调整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供给基地,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上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豫派工坊”品牌。河南是7个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省份之一,全省职业院校750多所,在校生290多万人,职业教育规模居全国前列。“产业布局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跟进到哪里,产业需要什么,职业院校就服务什么。”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负

吸纳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我国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新举措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马兵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助力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交由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记者日前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获悉,教育部等部门深入了解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背景和要求,推动将代表的有关意见建议吸纳写入政策文件,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代表建议搭建职业教育体系整体框架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

中职教育就业与升学并重不是双岔路口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强调“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是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种种困惑与迷茫,有必要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对中职办学定位进行再思考、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