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什么是人们眼中最难忘的“年味儿”?年夜饭排首位 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年夜饭在家吃

春节将至,对每家每户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的“重头戏”。除夕当日,很多人家一大早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全家一起张罗饭菜,其乐融融,这是很多人怀念的年味儿。同时,也有的人家选择出去吃,方便又省心。今年你家的年夜饭是怎么安排的?什么是你心中难忘的“年味儿”?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6%的受访者年夜饭在家吃,其中东北

【连续报道】策勒,我一辈子的家

【连续报道】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大年初六的夜晚,灿烂的烟花在星空下一簇簇绽放。欧阳海怡和家人站在阳台上仰头欣赏着,不时惊喜地评点一番:“看!金灿灿的,多像秋天的胡杨林啊……”欧阳海怡的老家在江西萍乡上栗县,是有名的“花炮故里”。而今,他观赏花炮的地点在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今年已是他来到这个南疆小城的第14个年头。2011年,这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的小伙子,怀着

上海岁语|“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第一次坐包机,希望今年多赚点钱

【编者按】年是什么?是团圆,是守护,是期盼。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也是向着下一个春天的奔赴。农历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上海岁语”特别策划,聆听普通人的春节故事。本篇关注一位“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大年初四她乘坐包机落地上海,将带着对新年的期许投入热气腾腾的生活。詹升芬(左)随“点对点”包机返沪。 蒋迪雯 摄我叫詹升芬,詹是詹天佑的詹,今年48岁。十多年前离家去浙江打工,在2020年的

家,就在那个有龙灯的地方!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队发起人熊松宏已经回到了上海,坐在自己经营的小超市里,拿出手机,点开老家同伴们发来的“神龙升天”的视频——“神龙”和龙灯被堆放在村口的小河边,在隆重的祷词和祭奠后,“神龙”在大火中“升天”了。这是一年一度的仪式,象征着辞旧迎新。“今年因为有事提前回上海了,没能送‘神龙’上天,很遗憾,但又觉得很圆满!”那一刻,熊松宏的眼睛有点湿润。就在春节前夕,老家一群常年在外的年轻人,突然要组

亲历以伊冲突的中国学生:回到老家过年,感慨祖国是坚强后盾

赵健翔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公派留伊学生之一。2024留学期间,他四处游历,感受波斯历新年的氛围。同年,他也曾亲历以伊冲突。修满所需学分后,赵健翔于当年7月回到祖国怀抱。今年,赵健翔在老家天津和家人过年。新年伊始,他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建议计划前往伊朗学习的学生放平心态,但要时刻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他感慨,“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2024年4月19日,赵健翔拍摄的伊朗街道。受访者供图

夜读 | 那些提前回家过年的中年人,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卷不动的中年人,提前回家过年2025年的春运已经开始,无数人将提着行李,带着年货,踏上回家的路。回到家乡,暂时没有工作的烦恼,和家人一起享受团聚的时光。不过,当他们拿着回家的车票期待放假的时候,已经有一部分人正晒着老家的阳光,提前回家过年。提前回家过个好年,陪陪家里人,休整2个月。临近年末,不少人的生活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或有好的,或有不好的。遇到好的皆大欢喜,遇到不好的也难免沮丧失意。在外漂泊,工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周周 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

接下来的计划:过年

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武华康实习记者周千榆长沙报道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拉开帷幕,将持续至2月22日。时至19日,已是春运的第六天,在深厚乡情与亲情交织的“回家过年”这一传统习俗的牵引下,众多旅人正急切地踏上归途。在长沙火车站与长沙火车南站,人们肩扛手提,满载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在这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流中,他们步履匆匆,不少返乡人向记者分享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