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原来年兽是我自己”,监控记录下中国人过年的聚散:像做了一场热闹的梦

2月4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打工人”踏上了返回工作城市的路。当日,“过年像是做了一场热闹的梦”登上某社交平台热搜,3020多万网友热议。部分网友通过家中监控的视角,捕捉到了过年时与返程后家中的景象,这些影像承载着团聚的喜悦,也饱含着离别的惆怅,让网友们感慨:原来年兽就是我自己。重庆网友@麻辣 周周 将老家院子里摄像头拍下的春节前后的视频放在一起作对比:大年初二天气晴朗,家中的男女老少都

春运第6日!回家路上年味拉满:有人路过长沙特意逗留,有人聊起儿孙乐得手舞足蹈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今天是春运的第六天,在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的“回家过年”传统习俗下,不少人正在着急赶车。在长沙火车站、长沙南站,背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们脸上多是疲惫但幸福的表情,他们焦急地行走在拥挤的人群里,不少返乡人向潇湘晨报记者透露了他们的归家心情与计划。在长沙转车特意停留一天感受长沙夜生活在长沙火车站外,不少人提前来到了火车站,在外候车等待进站。郭同学是青海省内一

接下来的计划:过年

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武华康实习记者周千榆长沙报道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拉开帷幕,将持续至2月22日。时至19日,已是春运的第六天,在深厚乡情与亲情交织的“回家过年”这一传统习俗的牵引下,众多旅人正急切地踏上归途。在长沙火车站与长沙火车南站,人们肩扛手提,满载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在这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流中,他们步履匆匆,不少返乡人向记者分享了他们

杭州女子急取8万元“压岁钱”给小辈发红包,民警:不对劲!

取现8.8万元,只为过年回家发压岁钱?还好民警一眼发现疑点,果断拦截!警方提醒:收到“陌生快递”千万不能相信,凡是要求线下取现,进行投资、做任务的,都是诈骗!张女士(化名)今年60岁,从老家来杭州工作生活已有20多年,如今与丈夫相伴而居。曾从事文印工作的她退休后为了多赚些钱补贴家用,又返聘回原单位继续工作。1月10日,下班后的张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小瓶洁厕灵和一张福利卡。卡上写着:“年底

曾骑行千里去看武汉长江大桥,76岁“出逃爷爷”向网友拜年:身体硬朗还想再出发!

大年初三,曾骑行数千里去看武汉长江大桥的“出逃爷爷”陈有银通过潇湘晨报·晨视频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年快乐。潇湘晨报此前报道,2024年8月,76岁的陕西农民陈有银趁着农闲和妻子病情好转,瞒着家人骑上共享单车远行数千里赴武汉,去看萦绕脑海多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因不想麻烦工作繁重的子女,陈有银选择拔掉手机偷偷出行,也因此被称为“出逃爷爷”。未料一去就过去了一个月,陈有银因在武汉迷路向派出所求助,这时在西

农村小伙除夕坟前告慰离世父亲:“爸,今年我买房了,我把妈也接来了”

1月28日,除夕,天刚蒙蒙亮,李鑫从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某小区的“新家”出发,驱车前往同属运城市下辖的永济市某农村的“老家”。“爸,我来看您了。”半蹲在坟前的李鑫说完这句话后,双膝跪地,“爸,今年我买房了,我把妈也接过来了。”“爸,今年过年你要是回来看我的话,就记一下我新家的地址。”“爸,过年了,给您带了瓶酒......”自2014年年中那场“变故”之后,每年除夕的这一天,身在农村老家的李鑫都会

一条活鱼,爸爸亲手抓的!湖北小伙晒出后备箱,网友:满满都是爱

大年初七,返程大军纷纷踏上归途。一年一度“爱的后备箱”也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了。从湖北返回杭州的小吴(化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返程后备箱。里面不仅有准备好的腌菜、腊鱼腊肉、新鲜菜,还放了一条活鱼。小吴的后备箱里有一条鱼 受访者提供“这条黑鱼也叫财鱼,营养价值比较高。半个月前,爸爸在鱼塘抓了两条黑鱼,养了很久,就等我们回家吃。过年时吃了一条,还有一条黑鱼一定要我们带回杭州。”后备箱里的菜 受访者

海霞,在老家有新身份

据《河南日报》 1月14日消息, 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增补委员名单显示,海霞已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海霞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海霞出生于1972年3月,河南郑州人,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以其专业、亲和的风格,海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此外,她于 2018年获聘为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2024年续聘。

上海岁语|武康路的环卫工:游客多很热闹,我只想跑快些清理垃圾

【编者按】年是什么?是团圆,是守护,是期盼。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也是向着下一个春天的奔赴。农历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上海岁语”特别策划,聆听普通人的春节故事。本文关注一位春节期间在岗工作的环卫工。武康路是上海的热门街区,每逢假期游人如织,他却没空驻足,只顾着跑快些清理垃圾,为游客创造一个干净舒心的环境。我叫李红星,来自河南濮阳,在上海“网红路”武康路做环卫工,每天开着电动三轮车巡回保

上海岁语|“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第一次坐包机,希望今年多赚点钱

【编者按】年是什么?是团圆,是守护,是期盼。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也是向着下一个春天的奔赴。农历乙巳蛇年到来之际,澎湃新闻推出“上海岁语”特别策划,聆听普通人的春节故事。本篇关注一位“点对点”返沪的务工人员,大年初四她乘坐包机落地上海,将带着对新年的期许投入热气腾腾的生活。詹升芬(左)随“点对点”包机返沪。 蒋迪雯 摄我叫詹升芬,詹是詹天佑的詹,今年48岁。十多年前离家去浙江打工,在20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