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爱的后备箱”又上新!有人带回父亲亲手抓的活鱼,有人带了一车“家乡味道”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大年初六(2月3日),春节假期余额不足,返程大军纷纷踏上归途。一年一度“爱的后备箱”也在朋友圈刷屏。从湖北返回杭州的小吴(化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返程后备箱。小吴的后备箱里有一条鱼 受访者提供里面不仅有准备好的腌菜、腊鱼腊肉、新鲜菜,还放了一条活鱼。“这条黑鱼也叫财鱼,营养价值比较高。半个月前,爸爸在鱼塘抓了两条黑鱼,养了很久,就等我们回家吃。过年时吃了一条,还有一

亲历以伊冲突的中国学生:回到老家过年,感慨祖国是坚强后盾

赵健翔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公派留伊学生之一。2024留学期间,他四处游历,感受波斯历新年的氛围。同年,他也曾亲历以伊冲突。修满所需学分后,赵健翔于当年7月回到祖国怀抱。今年,赵健翔在老家天津和家人过年。新年伊始,他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建议计划前往伊朗学习的学生放平心态,但要时刻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他感慨,“祖国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2024年4月19日,赵健翔拍摄的伊朗街道。受访者供图

“错认假父16年”当事人已有新名!携妻儿回安徽老家过春节

南都记者1月28日获悉,“错认假父16年”当事人王刚,今年春节携妻儿回到安徽蒙城,与血缘至亲一起过年。如今他也有了一个新名字“严红星”。南都此前报道,1月17日,王刚从河南来到安徽蒙城,与通过DNA鉴定确认的生母“刘妈妈”相认,高兴地说“回家真好!”“错认假父16年”当事人王刚(严红星)回到安徽过年。南都记者从出具亲子鉴定报告的河南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于1月13日对王刚提供的样本完成了

男子深圳出发,狂走600公里回乡过年!最新消息

关上店门,拎包走人,从深圳出发,其间,住过酒店,睡过帐篷……1月10日, “深漂阿辉”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分享他从深圳将徒步600余公里,回湖南衡阳老家相关内容。 1月25日,阿辉完成从深圳徒步回老家湖南衡阳的返乡之旅,徒步近600公里,回到老家和家人相见。仅半月不见, “小肚子没了,黑了也瘦了”,阿辉的妻子冯女士说道。 1月25日,阿辉回到衡阳老家。图源:深漂阿辉1月10日,在深圳开餐饮店的阿辉

男子从深圳徒步返乡,行走近600公里,妻子:小肚子走没了

南都讯 记者谢萌 1月10日,阿辉从深圳出发徒步走回湖南老家。1月25日,阿辉完成从深圳徒步回老家湖南衡阳的返乡之旅,徒步近600公里,回到老家和家人相见。仅半月不见,“小肚子没了,黑了也瘦了,”阿辉的妻子冯女士说道。1月25日,阿辉回到衡阳老家。图源:深漂阿辉1月10日,在深圳开餐饮店的阿辉闭店拎包,开启了徒步返乡之旅。()这次“临时起意”对阿辉而言是650公里的漫漫归家路,是一次个人挑战,也是

新春第一线丨治愈眼前的病人,牵挂远方的父亲:我和老家的同行们一样努力

除夕夜,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灯光,如同往昔每一个不眠之夜一样,洒在54张病床之上。没有阖家团圆的欢笑,有的是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医护们轻快的脚步声,还有的,是一个个“重生”的希望。许多医院都是如此,春节期间,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依然坚守一线,用他们的奉献和爱心,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春节里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急诊科除夕夜,想尽办法治愈“他们的父母”除夕夜,

王浩文拐卖儿童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1月2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王浩文拐卖儿童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王浩文对于很多被拐家庭来说,“王浩文”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王浩文于1957年9月25日出生,高中文化,无业,四川渠县人。从1982年至案发,其到过湖北、广东、河南等地打工、生活。1987年2月,王浩文因犯诈骗罪、盗窃罪获刑一年。老家的村民们表示,王浩文当年也是村里少有的“高材生”,但很多年都没见到过王浩文了,其老家房子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济南站迎春运客流返程高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帮栋 于泊升2月4日,正值大年初七,随着春节假期进入尾声,人们在老家度过了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后,纷纷踏上返程之路。当日,济南火车站客流量明显上升,迎来春运客流返程高峰。

我的家乡·记者手记|父母在身边,就不缺老家的味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浩“今年还是在济南过吧。”腊月二十三,算是正式和父亲敲定了今年的“过法儿”。考虑到妻子已有六个月的身孕,老家的家里又没有暖气,所以我一开始就提出了“还在济南过年”的想法,这自然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临近春节,一场降雪让济南的冬天显得格外静谧而祥和。望着轻轻飘落的雪花,母亲的心里却多了一份忧愁。“这一下雪,顿时担心路上不好走,你爸再来不了。”母亲因为身体原因,数月前便在我这儿休养

我的家乡·记者手记|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故乡变了新模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大年初一,伴随着清脆的羊羔叫声,两只新生命降临到沂蒙大地上。正如新生命的到来一样,地处沂蒙山区的我的老家,这片古老的泰沂山脉,也在不断地展现出新的姿态和样貌。我的家乡四面环山,就位于“天下第一镇山”沂山和齐长城第一雄关“穆陵关”脚下,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老家人靠山吃山,每次经过大关岭,都会看到吊在悬崖峭壁上的石匠,在他们的身前是壁立上百米的花岗岩山体,在他们身后,则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