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秒!法核聚变装置等离子体运行时间创纪录 【1337秒!法核聚变装置等离子体运行时间创纪录】财联社2月24日电,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官网18日宣布,本月12日,由其运营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钨环境下的稳态托卡马克装置(WEST)让氢等离子体状态持续了1337秒(22分钟17秒)。这一时长刷新了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此前数周创下的1066秒时间纪录。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聚焦等离子体技术创新应用,200余名学者来深参加这个会议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张吟越2月22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学术会议在深圳光明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据了解,等离子体生物医学是电气工程、物理学、材料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200余名专家共探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 中新网深圳2月22日电(索有为 张吟越)第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学术会议22日在深圳光明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第二届全国等离子体生物医学学术会议在深圳举行。深圳理工大学供图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将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海报展示等,分享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人造太阳”:能源自由的愿景(瞰前沿·大国重器) 地球上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耗尽后,人类靠什么生活?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承载起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梦想。近期,我国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6兆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等离子体电流、聚变“三乘积”等核心参数再上新台阶;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新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陈诺 徐海涛:15万次的“等待”|新华走笔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15万次的“等待”》的报道。1月20日晚,安徽合肥西郊科学岛,“人造太阳”控制大厅屏幕上,一行英文跃入眼帘:“Waiting for next shot”,再熟悉不过,却又戳中了我们。等待下一“炮”,是这里的术语。一“炮”意味着“人造太阳”的一次放电实验,每次实验结束,屏幕上都会出现这句话,进行下一次实验准备。这天下午,这里的全超导托卡马克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亿度千秒”,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界面新闻记者|戴晶晶中国“人造太阳”进度再次迎来刷新。1月20日,位于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EAST)实验装置实现了超亿度、1066秒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下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聚变反应达到千秒量级才能自我维持,跨越‘亿度千秒’意味着人类首次在实验装置上模拟出未来聚变堆运行所需的环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亿度千秒!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世界纪录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EAST形如“巨罐”,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体,近百万个零部件协同工作,拥有专利近2000项。十余年来,EAS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华社开普敦2月3日电(记者王雷)南非射电天文台近日宣布,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大小相当于银河系32倍多的巨型星系。南非射电天文台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该星系是一个巨型射电星系,距离地球约14.4亿光年,其跨度约为330万光年,是银河系大小的32倍多。这一新发现将增进人类对这种宇宙中大型星系的起源和演变的了解。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据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心智观察所:“人造太阳”再创纪录,是中国式科研方法论又一次胜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2025年1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安徽合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中国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新闻1+1丨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亿度千秒”的背后与未来→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我们还需要继续做什么?1亿摄氏度突破1066秒,意味着什么?超过1亿摄氏度能够稳定运行1066秒,这件事情本身到底意味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