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建议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 教育部回应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消息,有网民建议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教育部回应。辽宁省某高校电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说:现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容易,但想通过实验平台验证自己所想的假设很难,没有实验平台就无法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活用高校实验设施,激发创新潜力,建议:一是高校实验平台面向社会有偿开放。开发上线小程序,方便高校师生、企业和社会个人预约使用实验室,对企业和社会个人可按使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湖北聚焦重点领域布局实施全链条科研攻关 中新网武汉1月21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21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该省将围绕重点领域,布局实施全链条科研攻关。聚焦6G、农业生物育种、人工智能、北斗、磷化工、先进制造等方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4年,湖北以突破6项重大基础理论、10项关键核心技术、20项标志性创新产品为目标,启动“61020”全链条攻关,首次以产业链专项方式部署27个专项161个方向研发攻关。数据显示,2024年,湖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这张合影全部灰了……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向科研教育机构捐献超2000万1958年,黄旭华被选为中国首批研制核潜艇的29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低空经济新突破!国产载人飞艇科研首飞,有啥看点? 今天,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科研首飞上午8时13分,电动型AS700D载人飞艇停放在漳河机场停机坪中央。伴随着起飞指令,飞艇轻盈离地,垂直起飞,快速升空至50米高度,进行短暂悬停后,垂直降落,稳稳停住。△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山东大学上线“满血版”DeepSeek!这些高校也用上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2月23日,山东大学发布消息称,学校已全面部署“满血版”DeepSeek。“联网版”全覆盖,“本地版”全国产,“AI助手”全场景,打造全校师生智能化科研与教学新生态。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上线“满血版”DeepSeek“。据介绍,山东大学数智化支撑研究院已经顺利完成满血版(671B)DeepSeek-V3/R1调试上线。山大师生可以进入山大智能助手W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履职一年间 | 十多年科研攻关 他让更多科研成果变成老百姓“饭碗”里的实惠-国际在线 央视网消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蛋奶消费需求、确保畜禽饲料蛋白的供给量,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一直以来致力于用高蛋白玉米替代大豆饲料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数十次往返于全国各地的玉米试验田和下游技术应用企业之间,在提高玉米蛋白含量、增加产量等方面取得了多个成果。今年两会,他也带来了自己的调研成果。在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严建兵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烨烨其士 菁菁者莪 烨烨其士 菁菁者莪——追忆“时代楷模”杨士莪中共黑龙江省委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无论是保卫万里海疆,还是开发海洋资源,都离不开水声学科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的执着坚守和无悔奉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一生践行“做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厉害了!武科大学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极目新闻通讯员 余蔓菲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余可多,作为第一作者在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重要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Nb and V on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pearlit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辅酶Q10有了新的食物来源 中国专家成功培育辅酶Q10水稻新品种 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辅酶Q10与人体健康,尤其是心脏健康相关。如果吃饭就能补充辅酶Q10,那么这将成为高性价比且环境友好的营养强化新方法。记者14日获悉,中国专家的最新科研成功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中国学者的相关科研论文。 (上海辰山植物园供图)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